女性身体受寒可通过热敷、饮用姜茶、适度运动、艾灸调理、药物辅助等方式缓解。受寒可能由环境低温、体质虚弱、饮食生冷、衣着单薄、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于腹部、腰部等易受寒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每次持续15-20分钟为宜。月经期受寒时热敷小腹有助于缓解痛经。
生姜切片煮沸后加入红糖饮用,能驱散体内寒气。姜茶可搭配红枣、枸杞增强温补效果,每日饮用1-2次。胃肠虚弱者宜饭后饮用,避免刺激胃黏膜。
进行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使身体微微出汗,加速寒气排出。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并更换干燥衣物,避免二次受凉。阳虚体质者可练习八段锦调理气血。
选取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灸10-15分钟。艾灸能温通经络,改善手脚冰凉症状。皮肤敏感者需控制艾条距离,防止灼伤。
遵医嘱使用附子理中丸、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温阳散寒。风寒感冒时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药物使用需辨证施治,不可长期自行服用。
日常需注意腰腹及脚踝保暖,避免穿露脐装或九分裤。冬季可常吃羊肉、桂圆等温补食物,睡前用艾叶泡脚20分钟。长期畏寒者建议中医调理体质,避免过度节食导致阳气损耗。受寒后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关节疼痛,应及时就医排除风湿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