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并引发不适,主要与卫生隐患、子宫内膜脱落、免疫力下降、疼痛加重、疾病传播等因素有关。
经血是细菌滋生的温床,性行为时外源性病原体易通过宫颈口进入子宫。建议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概率,事后及时用温水清洁外阴,避免盆浴。若出现瘙痒或异味,可选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等药物局部治疗。
子宫正处于剥脱修复期,性刺激可能加重内膜创伤。出现异常出血时需暂停同房,通过超声检查排除内膜息肉等问题。必要时服用云南白药胶囊或妥塞敏止血,严重者需宫腔镜下电凝止血。
经期盆腔充血使生殖道防御能力减弱。可提前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1000mg/日或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增强抵抗力。同房后若持续低热,需排查盆腔炎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
性高潮引发的子宫收缩会加重痛经症状。疼痛明显时可提前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次或使用双氯芬酸钠栓。配合热敷下腹部40℃热水袋,每次15分钟缓解痉挛。
经血中的病毒载量较高,HIV、乙肝等经血传播疾病风险上升。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需进行阻断治疗,如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三联用药,持续28天。
经期应减少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每日饮用红糖姜茶生姜10g+红糖20g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食用冰淇淋等寒凉食物。选择纯棉透气卫生巾并每2小时更换,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妇科就诊。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内膜修复,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