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可能通过激素紊乱、卵子质量下降、子宫内膜异常、精子活力降低、炎症反应等机制影响生育能力。
脂肪组织过量分泌雌激素,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女性可能出现排卵障碍,男性睾酮水平降低。治疗需减重5%-10%,药物可选二甲双胍调节胰岛素抵抗,或克罗米芬促排卵,严重者需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肥胖者卵泡液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线粒体功能受损。通过补充辅酶Q10每日100-200mg、维生素E400IU/天等抗氧化剂改善,体外受精前建议进行卵泡液环境检测。
脂肪细胞产生的瘦素抵抗影响胚胎着床,超声显示内膜血流减少。低GI饮食如燕麦、藜麦联合阿司匹林每日75mg可改善内膜容受性,反复流产者需宫腔镜检查。
男性肥胖使阴囊温度升高,精子DNA碎片率增加30%-50%。建议穿宽松内裤,避免久坐,补充锌每日15mg和左旋肉碱1000mg/天,严重少弱精需睾丸穿刺取精。
脂肪因子IL-6、TNF-α升高引发输卵管粘连或前列腺炎。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可降低炎症指标,药物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200mg/日,输卵管阻塞需腹腔镜疏通。
肥胖人群备孕应控制BMI<30,女性腰围<80cm,男性<90cm。每日摄入优质蛋白鸡蛋、鱼肉不少于1.2g/kg体重,进行抗阻训练深蹲、平板支撑每周2-3次。监测基础体温和精液常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持续管理至孕12周。孕前减重不宜过快,每月2-4kg为宜,避免极低热量饮食诱发酮症影响胚胎发育。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