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不适,但需注意运动强度、类型选择和卫生防护。关键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高强度运动、选择舒缓项目、加强保暖、及时补充水分和关注身体信号。
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时身体较为敏感,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建议将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如快走改为散步,跑步改为瑜伽。高强度间歇训练、负重深蹲等可能引起腹压骤变的运动应暂停。
推荐选择经期友好型运动,如阴瑜伽通过舒缓拉伸缓解腰背酸痛,普拉提能温和强化核心肌群,游泳需确保水温适宜且使用卫生棉条。避免倒立、跳跃等使骨盆高于心脏的动作,防止经血逆流。
运动时需特别注意腰腹保暖,低温可能引发子宫痉挛。建议穿着高腰运动裤,运动前后饮用姜枣茶等温饮。户外运动需避开清晨露重时段,室内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
经期体液流失增加,运动时每小时需额外补充200-300ml温水,避免饮用冰镇饮料。可加入少量食盐或饮用含电解质的椰子水,预防脱水引起的头晕乏力。
运动中出现经量突增、严重腹痛或头晕需立即停止。痛经严重者建议经期前三天暂停运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记录运动后经血颜色变化,出现大量血块需就医。
经期运动后建议食用温补食材如红豆粥、桂圆红枣汤补充铁质,避免生冷饮食刺激子宫收缩。搭配热敷小腹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卫生用品并及时更换。建立月经周期运动日志,对比不同运动类型对经期症状的影响,经期后三天可逐步恢复常规训练强度。经期运动需遵循"倾听身体"原则,将运动作为调理手段而非强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