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生殖疾病 > 正文

了解艾滋病防治常识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5-11-19 16:49: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艾滋病是极为恐怖的传播性性病,目前为止没有可以预防的疫苗,也没有能够治愈的药物,致死率极高,当感染艾滋病毒后,急性期会出现困倦乏力、皮肤有疱疹、发烧、厌食等症状,症状轻重程度不一,艾滋病也是有潜伏期的,有人感染后很久都没有症状。为了更好的预防,了解艾滋病防护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小便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艾滋病防治常识的心得体会。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危害性之大相信很多人早已听闻,为避免自身感染疾病,很多人都会刻意避开艾滋病病人。其实,我们不应该把艾滋病病人当成异类、瘟疫,过分刻意去回避甚至歧视。他们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关怀。与他们握手、用餐、谈话、乘车、学习并不会让自己感染疾病,因此不需要躲开。

  性接触、母婴传播、医疗器械传播才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病人应注意,人们也应注意,医院更应注意。艾滋病病人用过的针筒不要重复利用,沾有血液的医疗器械也要反复消毒,若误将艾滋病病人的血液输送给正常人,那么正常人就会疾病。这种细小的错误不容许在治疗过程中的出现,因为这将影响人的一生。

  如何有效的预防艾滋病
  珍惜生命,远离艾滋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洁身自爱,不要卖淫,不要嫖娼,不要频繁更换情侣,避免婚前性行为。严禁吸毒,严禁使用不卫生的针筒,更不要与他人共用针筒。不要在不明血液来源的情况下擅自输血,要在医生指导下且确定医疗用品安全时才输血。

  不要借用他人的剃须刀,不要到不专业的纹身店纹身。在性交时要使用安全套,且不要频繁发生性关系。避免与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直接接触,切断传播途径。

  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大量增殖并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其破坏直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衰竭,使艾滋病病人的免疫能力变得非常低下,因此,对正常人来说很小的疾病或者感染,如腹泻、感冒等,在艾滋病病人身上却可能出现无限制地恶化,最后导致死亡。

最新文章推荐

青春期性保健身体的变化
青春期性保健身体的变化
青春期性保健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涉及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以及心理变化。这些变化源于激素水平的波动,需要科学保健和正确引导。1、生殖器官发育:青春期是生殖器官快速发育的阶段。男性睾丸和阴茎增大,女性卵巢和子宫逐渐成熟。这些变化是性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分泌增加的结果。建议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男性注意包皮清洁,女性注意外阴护理,避免感染。2、第二性征出...[详细]
发布于 2025-04-03

推荐阅读

性瘾不是道德问题!医生曝3大自救法,90%男人7天戒断
性瘾不是道德问题!医生曝3大自救法,90%男人7天戒断
性成瘾的本质是大脑奖励系统被劫持,通过医学干预切断生理依赖、心理治疗重塑认知、行为训练重建习惯,三者缺一不可。记住:每一次成功抵抗冲动,都在重塑你的大脑神经——戒断不是惩罚,而是夺回人生的控制权![详细]
2025-03-27 15:36
少女害怕只要和异性在一起就怀孕?别慌,真相来了!
少女害怕只要和异性在一起就怀孕?别慌,真相来了!
少女害怕只要和异性在一起就怀孕?别慌,真相来了!“我只要和男生待在一起,就会怀孕吗?”这种看似荒诞的担忧,其实在不少青春期少女心中真实存在。她们对性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充满误解,导致对异性交往产生恐惧和焦虑。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怀孕”的神秘面纱,帮助少女们走出误区,拥抱健康、自信的青春!1.怀孕的真相:没那么简单!怀孕,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在子宫内着...[详细]
2025-03-26 16:56
为什么有些人一戴上套套就软
为什么有些人一戴上套套就软
有些人一戴上安全套就出现勃起困难,可能与心理因素、生理不适以及对安全套的认知偏差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调整使用方式、改善心理状态以及选择合适的安全套。1、心理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许多男性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时,会感到紧张或焦虑,担心影响性快感或性表现。这种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勃起困难。建议通过放松训练、与伴侣沟通或心理咨询来缓解压力。2、生理不适也可能引发问题。部分...[详细]
2025-02-18 12:45
为什么有些人一戴上套套就软软的
为什么有些人一戴上套套就软软的
有些人一戴上安全套就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可能由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或安全套使用不当引起。解决方法包括心理调适、选择合适的避孕套类型、改善性行为技巧。心理因素是常见原因,焦虑、紧张或对安全套的抵触情绪会抑制性兴奋。过度担心避孕失败或对安全套材质过敏的恐惧可能导致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调整心态,建立对避孕套的正确认知,逐渐适应其使用,有助于缓解问题。生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详细]
2025-02-18 18:14
套套戴反了能起到保护作用吗
套套戴反了能起到保护作用吗
套套戴反了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避孕失败或增加感染风险。正确使用安全套是确保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关键,需从正反面、正确佩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1、使用前检查正反面。安全套通常有正反两面,戴反了会导致套套无法正常展开,容易脱落或破裂。正确的方法是观察套套边缘的卷边方向,卷边朝外才是正面。使用前可用手指轻轻触摸确认套套的润滑层是否在外侧,润滑层朝外才可顺...[详细]
2025-02-18 20:48
夫妻长期使用避孕套有什么影响
夫妻长期使用避孕套有什么影响
长期使用避孕套进行避孕基本上是安全的,不会对夫妻双方的身体健康产生显著副作用,但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降低亲密感或心理方面的不适等问题。了解这些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更好地维护夫妻关系与性生活质量。1.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避孕套材质如乳胶、润滑剂会产生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瘙痒、红肿或不适感。如果夫妻双方在使用避孕套后感到生殖器不适,应怀疑过敏的可能...[详细]
2025-02-18 12:12
夫妻之间属于高危行为吗
夫妻之间属于高危行为吗
夫妻之间的性行为本身并不属于高危行为,但不当性行为方式、不良卫生习惯或忽视健康状况可能增加感染性病或其他疾病的风险,因此需注意健康预防和科学管理。通过注意卫生、定期检查、规范行为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潜在的疾病传播风险。1、高危行为的定义与夫妻性行为的关联高危性行为通常是指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多个性伴侣、与健康状况不明确的性伴侣发生关系等情形。而在夫妻关系中,如...[详细]
2025-02-14 20:03
肝硬化早期传染人吗
肝硬化早期传染人吗
肝硬化早期通常不会直接传染人,但引起肝硬化的部分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具有传染性。若有肝硬化病史,应警惕潜在感染源并注意预防,避免他人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环境中。同时需要明确肝硬化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1.肝硬化本身是否传染肝硬化是肝脏长期损伤后出现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本质是肝细胞纤维化和肝组织结构破坏。肝硬化本身是非传染性的,但它的致病原因可...[详细]
2025-02-16 08:29
感染艾滋病初期会不会一点症状没有
感染艾滋病初期会不会一点症状没有
感染艾滋病初期可能会出现无症状的情况,但大多数人在初期感染后2至4周内会有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疲劳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消失,因此很多人因症状不明显未引起重视。如果怀疑感染,应尽早进行专业检测。1.无症状的可能性艾滋病初期急性期的症状因人而异,有部分感染者可能完全没有明显症状。此时病毒进入人体并开始快速复制,但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未完全反应过...[详细]
2025-02-16 15:51
青春期性保健身体的变化
青春期性保健身体的变化
青春期性保健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涉及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以及心理变化。这些变化源于激素水平的波动,需要科学保健和正确引导。1、生殖器官发育:青春期是生殖器官快速发育的阶段。男性睾丸和阴茎增大,女性卵巢和子宫逐渐成熟。这些变化是性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分泌增加的结果。建议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男性注意包皮清洁,女性注意外阴护理,避免感染。2、第二性征出...[详细]
2025-04-03 22:53
摔伤的红色肉疤可以变白吗
之前摔了一跤,摔伤的地方已经结疤了,摔伤的红色肉疤可以变白吗?[详细]

李海东

李海东

副主任医师

2025-03-27 18:55
做完人流四天后肚子疼什么引起的
做完人流四天后肚子疼什么引起的[详细]

何传祥

何传祥

副主任医师

2025-03-24 19:23
三个月宝宝可以喝胡萝卜汁和苹果汁吗
三个月宝宝可以喝胡萝卜汁和苹果汁吗[详细]

张晓蕊

张晓蕊

副主任医师

2025-03-20 14:01
肾虚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虚治疗方法有哪些[详细]

谢琪

谢琪

主任医师

2025-03-10 09:58
产后脱发怎么治疗
产后脱发怎么办[详细]

常美英

常美英

副主任医师

2025-02-23 11:58
治肾虚饮食吃什么比较好
治肾虚饮食吃什么比较好[详细]

冯淬灵

冯淬灵

主任医师

2025-02-10 16:13
儿童消化不良呕吐用药
儿子因为消化不良一直呕吐,儿童消化不良呕吐用药?[详细]

李福海

李福海

主任医师

2025-02-07 10:15
肋软骨隆鼻拆线多长时间可以用祛疤膏
肋软骨隆鼻拆线多长时间可以用祛疤膏[详细]

杨松

杨松

主任医师

2025-01-21 15:43
三岁宝宝一直吐怎么治疗
三岁宝宝一直吐怎么治疗[详细]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2025-01-20 14:39
男人肾阴虚的药物治疗
男人肾阴虚的药物治疗[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4-12-31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