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可能由饮食不规律、药物副作用、过度运动、肝脏疾病、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血糖低于3.9mmol/L时可能出现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需及时补充糖分并排查病因。
长时间空腹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是常见诱因。跳过正餐、极端节食或两餐间隔超过6小时,会导致体内糖原储备耗尽。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尤其危险。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随身携带糖果应急。
降糖药物过量使用可能引发医源性低血糖。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磺脲类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后未调整剂量都可能造成血糖骤降。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减慢,更易出现蓄积中毒。
剧烈运动时肌肉耗糖量增加3-5倍,持续超过1小时的高强度运动可能耗尽肝糖原。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或酒精摄入会抑制肝糖异生。建议运动前检测血糖,每30分钟补充15克易吸收碳水化合物。
肝硬化、肝炎等肝脏病变会影响糖原合成与分解功能。健康肝脏可储存100克糖原并在禁食状态下维持12小时血糖稳定,而严重肝病患者的糖原储备可能不足正常值的20%,空腹8小时即可能出现低血糖。
胰腺β细胞瘤会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约占低血糖病例的0.3%。典型表现为凌晨或空腹时突发意识障碍,血糖常低于2.8mmol/L。确诊需结合72小时饥饿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根治方法。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保证3次主餐和2-3次加餐,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0%-60%。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空腹饮酒。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校准血糖仪,学习识别手抖、冒冷汗等预警症状。出现严重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静脉注射葡萄糖,长期反复发作需完善胰腺CT、肝功能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说明用药情况,有助于突发昏迷时获得针对性救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