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所说的忌鲜通常指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热或未经处理的新鲜食材,主要包括生冷海鲜、未熟肉类、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等。忌鲜的原因主要有寄生虫感染风险、细菌污染概率高、过敏反应易发、胃肠刺激性强、特殊人群耐受性差。
生鲜食材可能携带肝吸虫、绦虫等寄生虫幼虫,如淡水鱼生、醉虾等未加热处理的食物。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可能寄生于肝胆系统或肠道,导致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建议将鱼类肉类彻底煮熟至中心温度达标,处理生熟食材的刀具砧板分开使用。
刺身、溏心蛋等半生食物易滋生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这些细菌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孕妇、儿童等免疫力较弱人群更需注意,牡蛎等贝类应烹饪至外壳完全张开后继续加热。
新鲜海鲜含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既往有食物过敏史者应避免生食,芒果、菠萝等新鲜水果也可能因蛋白酶引发口唇肿胀。
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收缩,影响消化液分泌。脾胃虚寒者食用后易出现腹胀腹泻,经期女性可能加重痛经。寿司等冷食建议室温放置片刻后食用,搭配姜片帮助暖胃。
术后患者、化疗人群等因免疫力低下需严格忌鲜,避免发生机会性感染。婴幼儿肠道屏障功能未完善,应避免食用蜂蜜、生牛乳等可能含肉毒杆菌的食品。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建议选择炖煮软烂的食材。
日常饮食中可通过充分加热、选择冷冻处理的海产品、去皮去籽等方式降低风险。特殊时期如孕期、术后恢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养成查看食品保质期、观察食材新鲜度的习惯,处理生食后彻底清洁双手和厨具,保持冰箱冷藏温度在合适范围内。对于必须生食的蔬菜水果,建议用流水冲洗后浸泡,或使用专用蔬果清洁剂处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