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频可能由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妊娠压迫、盆底肌松弛、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类药物、M受体阻滞剂、盆底肌训练、血糖控制等方式治疗。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是尿频常见原因,典型伴随尿急、排尿灼痛。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治疗期间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导致尿频尿急,每日排尿可达10次以上。可通过尿动力学检查确诊,常用M受体阻滞剂如索利那新、托特罗定抑制膀胱收缩,配合定时排尿训练。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容量减少,多见于妊娠中晚期。属于生理性尿频,分娩后自行缓解。建议采取侧卧体位减轻压迫,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支撑力。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18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
产后或更年期雌激素下降导致盆底肌力减弱,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伴尿频。生物反馈治疗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可改善肌力,严重者需手术植入尿道吊带。日常避免提重物及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行为。
血糖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表现为多饮多尿伴尿频。需监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通过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控制血糖。建议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糙米等主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
尿频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上增加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限制酒精及辛辣刺激物。持续尿频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尿培养、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老年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及尿常规筛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