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现腥臭味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相关,需结合分泌物检查确诊。
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导致厌氧菌过度繁殖是主要病因,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治疗采用甲硝唑栓剂阴道给药、克林霉素乳膏局部涂抹或口服替硝唑片,疗程通常7天。同房时使用避孕套可降低复发风险。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典型症状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腐臭味。需口服甲硝唑片2g单次顿服或替硝唑1g连服5天,性伴侣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盆浴,内裤需煮沸消毒。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常导致宫颈脓性分泌物产生异味。急性期需注射头孢曲松钠联合口服多西环素,慢性宫颈炎可采用激光、冷冻或LEEP刀手术。治疗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
卫生棉条、避孕套等异物滞留超过8小时可能引发腐败臭味。及时取出异物后用0.5%碘伏冲洗阴道,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建议月经期每4小时更换卫生巾。
晚期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组织坏死时会产生恶臭分泌物,需立即就医进行活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放疗或顺铂化疗,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日常护理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菌群平衡。饮食上增加酸奶、纳豆等含益生菌食物,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饮食。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长时间使用卫生护垫。出现异常气味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瘙痒、灼痛时,需尽快到妇科进行白带常规和HPV检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