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流水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内分泌紊乱、乳腺炎症、肿瘤因素或哺乳期异常有关。
乳腺导管扩张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导管内油脂性分泌物淤积导致乳头溢液。液体多呈黄色或绿色粘稠状。治疗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或采用导管冲洗术缓解症状。日常避免挤压乳房,穿戴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
催乳素水平异常升高会刺激乳腺分泌,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液检查可确诊,药物选择包括溴隐亭、卡麦角林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建议每月记录月经周期,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
哺乳期乳腺炎或浆细胞性乳腺炎可能导致脓性溢液。需进行细菌培养,抗生素治疗选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局部热敷配合手法排乳,哺乳期患者需保持乳头清洁干燥。
导管内乳头状瘤表现为单侧血性溢液,乳腺癌可能伴随橘皮样皮肤改变。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可鉴别,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切除术、象限切除术。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乳腺专项体检。
产后6个月持续泌乳可能提示垂体泌乳素瘤,需进行脑部MRI检查。非哺乳期泌乳需排除药物影响,如长期服用胃复安、抗抑郁药等。回奶可选用生麦芽煎水代茶饮,维生素B6每日200mg分次服用。
日常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如西兰花、卷心菜含吲哚-3-甲醇有助于雌激素代谢。有氧运动每周3次以上,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强度。内衣选择纯棉透气材质,睡前可做乳房环形按摩促进淋巴回流。出现血性溢液、单侧持续性溢液或伴随肿块时,需48小时内就诊乳腺外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