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实现避孕效果,兼具治疗妇科疾病和调节月经等益处,但可能引发恶心、血栓风险增加等副作用。
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增厚宫颈黏液和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实现99%以上的避孕效果,适合需要长期避孕的女性。短效避孕药需每日定时服用,紧急避孕药则用于事后72小时内补救。漏服可能降低药效,建议搭配避孕套使用。
短效避孕药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月经紊乱,降低卵巢囊肿发生率。含雌激素药物能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减少经期出血量40%-50%。需连续服用3-6个月周期,需医生评估肝肾功能后开具处方。
避孕药能稳定激素水平,缩短或延长月经周期至28天标准模式,改善功能性子宫出血。停药后2-3个月经周期可恢复自然排卵,长期使用可能暂时抑制生育力,备孕前需提前3个月停药。
用药初期常见恶心、乳房胀痛、点滴出血等反应,通常2-3个月适应后消失。选择低剂量雌激素配方如20μg炔雌醇或纯孕激素药可减轻症状。服药期间需补充维生素B6缓解情绪波动。
35岁以上吸烟者使用含雌激素药物可能增加静脉血栓风险2-4倍。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应避免长期服用,每5年需评估用药方案。定期监测血压和肝功能,出现持续头痛或视力模糊需立即就医。
服用避孕药期间建议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高盐饮食以防水钠潴留。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瑜伽和凯格尔运动能缓解盆腔充血。存储时避免高温潮湿环境,与抗生素、抗癫痫药同服需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评估用药安全性,40岁以上女性建议转换避孕方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