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确实需要加强补水。皮肤干燥、喉咙干痒、鼻腔不适等问题通常由空气湿度低、皮脂分泌减少、水分流失加速、保暖设备使用过度、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引起。
冬季寒冷导致空气中水分含量显著下降,尤其是北方供暖地区室内湿度常低于30%,远低于人体舒适的40%-60%范围。使用加湿器或将湿毛巾悬挂于暖气片可提升环境湿度,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补充体液。
低温环境下皮脂腺活跃度降低,皮肤天然保湿屏障功能减弱。选择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比普通乳液锁水效果更好,洗澡水温应控制在38℃以下避免过度清洁油脂,浴后3分钟内涂抹身体乳效果最佳。
寒冷刺激会使体表血管收缩减少排汗,但呼吸带出的水分反而增加。佩戴口罩可减少呼吸道水分蒸发,在办公室放置小型加湿器或绿植能改善局部微环境,每工作1小时应主动饮水100毫升。
电热毯、暖风机等设备会加剧空气干燥。使用电热毯建议睡前预热后关闭,取暖器旁可放置水盆蒸发增湿,穿着纯棉内衣比化纤材质更利于皮肤透气保湿。
冬季新鲜蔬果摄入减少易导致维生素A、E缺乏,影响皮肤修复功能。适量增加坚果、深海鱼、胡萝卜等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制剂,但需注意脂溶性维生素不可过量服用。
冬季补水需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除增加饮水量外,建议每日摄入银耳羹、梨汤等滋阴润燥的食疗方,避免频繁使用去角质产品。室内可种植吊兰、绿萝等具有天然加湿效果的植物,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保湿预防皲裂。若出现持续性皮肤脱屑、口角炎等严重干燥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排查特异性皮炎等病理性因素。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