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夫妻保健 > 优生优育 > 正文

医生忠告:孕妇不能吃吃这6种中药 一定要牢记

发布时间:2023-09-14 15:44:45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中药的副作用比较小,但是不用起来一定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对于孕妇来说,千万不能服用巴豆、乌豆、雄黄以及麝香等,因为这些中药都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同时也会破血,最终引起流产。医生忠告:孕妇不能吃吃这6种中药 一定要牢记

孕妇不能吃哪些中药材呢?

1、具有理气功能的中药

理气类的中药材行气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具有下气破气的功效,会让子宫平滑肌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流产,孕妇尽量不要使用此药物,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比如川楝子和枳实等。

2、清热苦寒类的中药

清热苦寒类的中药清热能力是非常强的,属于寒凉的中药才会伤害到人们的脾胃,比如芦根或者石膏等,另外具有清热解毒的牛黄泻下的能力很强,会直接导致流产,孕妇一定要禁用。

3、活血化瘀的药物

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会损害身体的元气和血液,让女性的盆腔和子宫处于充血状态,增强了子宫的收缩,最终导致流产。若是使用没药桃仁、红花以及牛膝等中药材的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4、辛温燥烈的药材

辛温燥烈的药材容易伤害到阴气,导致脾气变得暴躁,同时也会导致流产以及早产,对于孕妇来说一定要谨慎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干姜附子以及肉桂等。

5、攻下导滞的药材

攻下导致的药材主要包括芒硝,芦荟,大黄以及番泻叶,攻气的能力非常强,会损害到胎气,一定要谨慎服用,必须使用的话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6、性质滑利的中药

性质滑利类的中药材通利效果是非常强的,会让子宫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影响了胎盘的血液循环,一定要禁止使用。另外冬葵子车前子以及木桶薏苡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温馨提示

孕妇身体是比较特殊的,所以在服用中药前,一定要了解中药对胎儿以及自身健康所带来的影响,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控制量,千万不能盲目,不然会引起早产或者流产的情况。另外一些毒性比较强的药材是不能吃的,不然会威胁到胎儿以及孕妇自身的健康,比如乌头、雄黄等,同时麝香也具有开窍的功效能够活血通经,三灵破血功能是非常强的,容易导致堕胎。

最新文章推荐

女的太胖了影响生育吗
女的太胖了影响生育吗
女性过胖确实可能影响生育,主要原因是肥胖会干扰激素平衡、影响排卵功能,并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是提升生育能力的关键。1、激素平衡失调。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组织过多,脂肪细胞分泌的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方式减少体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详细]
发布于 2025-04-04

推荐阅读

可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有
可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有
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主要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寨卡病毒。这些病毒通过直接感染胎盘或羊水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发育造成生理性和器质性损害。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和注意感染风险是保护胎儿的关键。1风疹病毒风疹病毒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孕妇怀孕头三个月受到感染时。风疹病毒容易通过胎盘传播至胎儿,可能导致先天性风疹综...[详细]
2025-02-20 22:19
夫妻之间属于高危行为吗
夫妻之间属于高危行为吗
夫妻之间的性行为本身并不属于高危行为,但不当性行为方式、不良卫生习惯或忽视健康状况可能增加感染性病或其他疾病的风险,因此需注意健康预防和科学管理。通过注意卫生、定期检查、规范行为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潜在的疾病传播风险。1、高危行为的定义与夫妻性行为的关联高危性行为通常是指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多个性伴侣、与健康状况不明确的性伴侣发生关系等情形。而在夫妻关系中,如...[详细]
2025-02-14 20:03
宫颈口松弛可以恢复吗
宫颈口松弛可以恢复吗
宫颈口松弛是可以通过医学和自我调养手段来改善和恢复的,具体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修复和生活方式调整,需要根据病因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措施。以下从原因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1宫颈口松弛的常见原因宫颈口松弛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部分女性天生宫颈组织较弱,弹性不足,可能导致松弛问题。分娩或流产历史:多次分娩特别是难产,或者多次人工流产操作可能导致...[详细]
2025-02-15 10:49
宫颈松弛是怎么导致的
宫颈松弛是怎么导致的
宫颈松弛可能由遗传、妊娠分娩、手术创伤、激素水平变化或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建议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治疗。1遗传因素的影响部分女性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比例异常,先天性宫颈结构偏弱。这类情况在家族病史中可能找到类似问题,建议进行详细的产科和妇科检查,对于计划怀孕的女性尤其重要。2妊娠和分娩的损伤宫颈松弛常因多次妊娠或分娩导致,特别是难产、胎儿过...[详细]
2025-02-18 12:20
宫外怀孕和先兆流产
宫外怀孕和先兆流产
宫外怀孕和先兆流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妊娠异常情况,前者指胚胎在子宫腔外着床,是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后者则是妊娠早期表现出流产的先兆,需要尽快保胎治疗。尽早识别两者的症状,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关键。1宫外怀孕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宫外怀孕是胚胎没有在子宫腔内着床,而是在输卵管、卵巢、宫颈或腹腔等部位发育。常见原因包括输卵管疾病如输卵管炎症导致阻塞或粘连、既往宫外孕史...[详细]
2025-02-17 14:52
宫外孕不知道却保胎了
宫外孕不知道却保胎了
宫外孕是一种严重的妇科急症,若不及时诊断而误以为是正常怀孕并进行保胎,不仅无法挽救胎儿,更可能危及母体生命。了解宫外孕的症状并在孕早期及时确认胚胎位置尤为重要。针对此类情况,建议定期产检,若有异常症状立即就医。1宫外孕的原因及风险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常见位置为输卵管。主要原因包括:①输卵管病变:如输卵管炎症、堵塞、先天发育异常等,可能导致受精卵无...[详细]
2025-02-15 08:51
宫外孕还是自然流产
宫外孕还是自然流产
宫外孕和自然流产是两种不同的妊娠异常情况,前者表现为受精卵未能正常着床在子宫内,可能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后者则是一种自发的妊娠终止现象。为了区分它们,需要从症状、病因和医学检查入手,并及时就医确认妊娠状态。1宫外孕的原因与症状宫外孕的主要原因包括输卵管异常例如输卵管炎症或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手术后遗症以及反复人工流产等。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失调也可能诱发宫外...[详细]
2025-02-18 10:51
宫外孕后20天又怀孕了
宫外孕后20天又怀孕了
宫外孕后20天又怀孕可能涉及身体未彻底恢复、激素水平紊乱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妊娠评估,并尽快采取相关医学措施以确保健康和安全。1、原因与分析身体未完全恢复:宫外孕对女性的子宫、输卵管以及激素分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天时间可能不足以让身体完全恢复。而此时再次怀孕,宫内环境可能还不适合胚胎发育,容易导致高风险妊娠或再次发生宫外孕。激素水平紊乱:宫外...[详细]
2025-02-17 10:42
宫外孕或先兆性流产征兆是什么
宫外孕或先兆性流产征兆是什么
宫外孕和先兆性流产的征兆包括腹痛、阴道异常出血以及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些情况可能威胁女性健康,一旦出现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诊断与治疗。1、宫外孕的征兆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其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部出现持续或阵发性疼痛,多为单侧,疼痛可能从轻微刺痛发展为剧烈。尤其当输卵管破裂后,疼痛会更加明显,甚至伴有撕裂感。阴道出血:出血量较少,但持续时间较长,...[详细]
2025-02-16 08:18
宫外孕或者先兆流产
宫外孕或者先兆流产
宫外孕和先兆流产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妊娠异常情况,及时识别病因及采取科学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宫外孕主要由于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导致,而先兆流产则可能由遗传、母体健康状况、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两者都需要立即就医,切勿拖延。1宫外孕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宫外孕通常与输卵管异常或阻塞有关,这可能由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结扎手术后遗症等因素引起。若出现停经后腹痛、阴道异...[详细]
2025-02-15 15:51
五子衍宗丸可以用医保卡吗
我肾虚一直在服用五子衍宗丸,五子衍宗丸可以用医保卡吗?[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5-04-02 09:29
痛经可以吃益母草颗粒吗
痛经可以吃益母草颗粒吗[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3-24 14:42
胎儿吃完后拉奶拌状什么引起的
胎儿吃完后拉奶拌状什么引起的[详细]

何传祥

何传祥

副主任医师

2025-03-18 11:16
夜间盗汗腰酸怎么治疗
夜间盗汗腰酸怎么治疗?[详细]

宋观礼

宋观礼

副主任医师

2025-02-16 14:55
畸形精子指数正常值
畸形精子指数正常值[详细]

陈秀杉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2025-02-10 18:31
喉咙痒想咳嗽怎么治疗
喉咙痒想咳嗽怎么治疗[详细]

范文辉

范文辉

副主任医师

2025-02-05 15:40
山楂和白萝卜汁加红糖熬宝宝能不能喝
山楂和白萝卜汁加红糖熬宝宝能不能喝[详细]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2025-01-31 19:01
头疼发烧浑身酸痛怎么回事
头疼发烧浑身酸痛怎么回事[详细]

杨丽静

杨丽静

主任医师

2025-01-10 10:14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详细]

刘雯敏

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2025-01-07 15:16
虚寒的症状有什么
虚寒的症状表现[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5-01-01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