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孕期需重点关注营养均衡、定期产检、合理运动、心理调适及规避风险因素。主要有营养补充、产检项目、运动方式、情绪管理、禁忌事项等方面。
孕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铁元素需求增加可适量进食动物肝脏、红肉,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钙质推荐通过牛奶、豆制品获取,孕中晚期每日需1000-1200毫克。避免生食海鲜、未灭菌乳制品等高风险食物,控制咖啡因每日不超过200毫克。
孕12周前完成建档及NT检查,16-20周进行唐氏筛查,24-28周完成糖耐量试验。超声检查需至少完成5次,包括早期确认孕囊、中期大排畸及晚期评估胎位。血压、尿常规等基础项目每次产检均需监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增加检查频率。出现阴道流血、持续腹痛等异常症状须立即就医。
适宜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孕中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瑜伽需避免仰卧位及过度拉伸动作。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钟以下,避免跳跃、快速转向等高风险动作。有先兆流产史或胎盘前置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激素变化易引发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艺术创作等方式缓解焦虑。与伴侣保持每日15分钟有效沟通,参加孕妇课堂建立社交支持。睡眠障碍时可尝试左侧卧配合孕妇枕,午后避免过量饮水减少夜尿。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需警惕产前抑郁,应及时心理干预。
避免接触X射线、甲醛等有害物质,慎用化妆品中含视黄醇、水杨酸成分产品。严禁吸烟饮酒,二手烟暴露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风险。慎服药物,感冒发烧时应咨询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妊娠晚期禁用。长途旅行孕32周后需谨慎,乘机需携带产科证明。
孕期饮食建议少食多餐,每日可分5-6餐缓解胃部不适,餐间可食用苏打饼干缓解孕吐。保持居室通风干燥,使用防滑垫预防跌倒,沐浴水温不超过38℃。学习拉玛泽呼吸法为分娩做准备,准备待产包宜在孕36周前完成。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胎动异常等临产征兆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定期参加孕妇学校掌握育儿知识,产后42天需完成盆底功能评估。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