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私处清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大多数女性认为私处是越洗越健康,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私处洗多了会对阴到不好,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下女性私处清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有很多女性误认为经常清洗阴道会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几率,甚至还有很多女性都养成了每天或性生活后用香皂或用洗液清洗外阴的习惯。
频繁阴道冲洗,会破坏阴道内环境的平衡,还有可能会成为输卵管炎、盆腔炎、不孕症甚至宫外孕等妇科疾病的发病原因。
外阴瘙痒在妇科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肛门、阴唇、阴囊三处的瘙痒统称为外阴痒。导致外阴痒的病原很多,如蛲虫、滴虫、疥虫、真菌和细菌等。若病因明确,此病不难治愈。但是,目前更多的外阴痒与这些微生物无关,而是因物理、化学等因素长期刺激形成的慢性皮炎或湿疹。有些人误以为外阴是污浊之地,每晚都用肥皂、热水、盐水、清洁液或消毒水烫洗,他们还说烫洗之后很舒服。其实,过分的清洁、消毒、“图舒服”,反而会使外阴的菌群失调、局部发炎,使瘙痒更重,甚至引起肛周炎、膀胱炎、逆行性肾盂肾炎等。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很多阴道冲洗液都是碱性的,有的女性天天使用,不仅起不到杀菌的作用,反而会中和了阴道内的酸性,使得阴道抵抗细菌的能力大大下降,反而更容易感染。像滴虫感染引起的阴道炎,需要使用酸性的冲洗液,而因为念珠菌而感染的阴道炎,则需要使用碱性的冲洗液。
警惕几个伤害女性私处的行为
1. 长期使用护理液清洗私处
据报道,美国学者观察发现,用阴道冲洗液冲洗阴道的妇女,预期妊娠每月降低了30%,年轻者较年长者降低更明显。此外,印尼医生对产前妇女分析发现,经常使用冲洗液进行阴道冲洗的妇女患性病的危险性反而增加,但在性生活后用清水冲洗阴道则没有危险性。
这两个现象都源于冲洗液对阴道酸碱度(PH)的破坏。阴道微生物菌群主要栖居在阴道侧壁的粘膜、皱褶中,其次在阴道穹窿和宫颈处。阴道正常菌群中最重要的成员是乳酸杆菌,其数量可达8000万个/毫升,其功能主要是保护阴道不受外来菌的侵袭,是阴道的“健康卫士”,长期使用冲洗液会破坏阴道微生态环境,杀死所谓致病菌的同时,也会“误杀”乳酸杆菌,造成私处免疫力下降,一旦感染,病原菌会疯狂繁殖生长,导致妇科病的发生,甚至诱发性病和不育症。
2.用沐浴露清洁私处
使用沐浴露冲澡,很多女士也顺带着用沐浴露清洁外阴皮肤(大小阴唇),其实这样可能会令阴部娇嫩的皮肤更脆弱、干燥。沐浴露偏碱性,PH值高达8(数字愈高,碱性愈强),长期使用会破坏阴部酸碱度,令益菌无法生长。并且,这种碱性液体冲洗不干净还可能引发外阴瘙痒。外阴应该用清水冲洗,如果使用沐浴露的话,不要让它停留时间过长,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
此外,如果阴部已经有红肿或瘙痒症状,在淋浴时,切忌使用肥皂或含有香精成分的刺激性沐浴用品,也不可使用过热的热水淋浴,以避免加剧红肿或瘙痒的症状。
3. 未在医生指导下,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中的某种成分对阴部某种细菌特别敏感,就会破坏体内细菌群落的平衡。美国有一项调查:使用一种强力抗生素超过一周,女性中有近一半的人发生霉菌感染。另外,孕妇体内荷尔蒙改变导致阴道酸度增加,更年期的女性抵抗力下降,阴道粘膜变薄,都比较容易换上阴道疾病。这些人只能做好日常私部卫生,特别注意阴道情况,如果出现瘙痒、白带异常现象则需要上医院检查。
4. 长期穿着紧小、深色或T型内裤
紧小的低腰内裤容易与外阴、肛门、尿道口产生频繁的磨擦,不断地将这一区域的病菌进入阴道或尿道,引起泌尿系统或生殖系统的感染;所谓性感的深色内裤不利于女性观察白带等妇科病“报警器”,而且穿着不正规厂家生产的深色内裤容易过敏甚至染病;T型内裤只有一条绳子,会在皮肤娇嫩处不断地产生摩擦,引起局部皮肤充血、红肿、破损、溃疡、感染,透气性较差的化纤材料制成T型内裤还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女性私处如何正确清洗?
1. 每天用专用清洗盆、专用毛巾清洗外阴
特别是冬天,许多女性隔天甚至更久才洗一次澡,但是即使不洗澡,女性也要每天清洗外阴,特别是月经干净后的三天,是阴道最容易感染和最需要深度护理以及清洁的时候。此外,清洗用具在使用前要洗净,使用后要晒干或在通风处晾干,专用毛巾最好在太阳下曝晒,有利于杀菌消毒。
2. 掌握正确的清洁顺序
清洁时应先清洗外阴、洗涤内裤后再洗脚;清洗外阴的方法是先洗净双手,然后从前向后清洗外阴。
3. 清洗轻柔,阴道灌注不能太频繁
即使使用清水清洗,阴道灌注太频繁也容易引起阴道PH值的改变,女性清洗私处无需过分紧张,力度轻柔正常清洗数遍即可。
4. 共用卫生间,最好淋浴
青春期少女大多是住在学校的,所以公用卫生间里少女最好淋浴而不要盆池浴,防止阴道滴虫等疾病的间接感染,同时亦应掌握相应的性病知识,防止性病的间接接触感染。
专家指出,私处疾病往往是一些不正确的卫生习惯造成的,比如内衣裤与其他衣服同洗,回南天穿着未干透的内裤,长期久坐等,这些细节女性可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