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时可通过按摩合谷穴、三阴交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子宫穴等穴位缓解疼痛。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痉挛,减轻子宫收缩带来的不适感。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中点处。用拇指指腹以画圈方式按压3-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该穴位具有通经活络作用,能缓解小腹坠胀感,特别适合经期头痛伴随腹痛的情况。
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拇指垂直向下按压至有酸胀感,保持1分钟后放松。此穴位是妇科要穴,能调节内分泌,改善经血排出不畅引起的绞痛,适合经期腰酸明显的女性。
肚脐下3寸处,四指并拢的宽度即为3寸。手掌搓热后顺时针揉按5分钟,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该穴位能温养下焦,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效果显著,常见于经血色暗伴有血块的情况。
膝盖外侧凹陷处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用指关节持续点按至有酸麻感,每次2-3分钟。此穴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气血不足型痛经,多表现为经期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脐下4寸旁开3寸处,左右各一。双手拇指同时向内上方推按,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能缓解子宫强烈收缩,适合原发性痛经患者。
按摩前可用温热毛巾敷于腹部增强效果,经期注意保持腰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每日饮用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有助于驱寒暖宫,适当进行舒缓的瑜伽动作如婴儿式能放松盆底肌肉。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出血,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经期结束后可常按上述穴位作为日常保健,配合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能有效预防痛经复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