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男性健康 > 男性护理 > 正文

男人排毒比进补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9-02-20 19:20:5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秋末,天气转凉,许多男人开始进补以增强体质。其实,排毒比进补更重要,因为进补的东西越多,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越多,如不能把来自人体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对健康的危害会越来越大

饮食排毒

通过合理饮食,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探究:吃竹炭面包能排毒?

一是肝脏排毒: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食用胡萝卜、大蒜、葡萄、无花果等来帮助肝脏排毒。

二是助肾排毒:肾脏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它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废料,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黄瓜、樱桃等蔬果有助于肾脏排毒。

三是润肠排毒:肠道可以迅速排除毒素,但是如果消化不良,就会造成毒素停留在肠道,被重新吸收,给健康造成巨大危害,魔芋、黑木耳、海带、猪血、苹果、草莓、蜂蜜、糙米等众多食物都能帮助消化系统排毒。

立秋过后,天气转凉,许多男人开始进补以增强体质。其实,排毒比进补更重要,因为进补的东西越多,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越多,如不能把来自人体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对健康的危害会越来越大。所以,男人进补勿忘排毒。

咳嗽排毒

立秋过后,空气干燥,空气中漂浮的粉尘、有害气体与金属微粒以及工业废气中的毒性物质较多,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呼吸侵入肺泡与支气管,既损害肺脏本身,又可从这里潜入血液而“株连”全身。因此,不妨借助主动咳嗽法予以清扫。

具体做法是: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选择一处空气清新之处,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缓抬起双臂,呼气时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遍,每做完一遍后进行几次正常呼吸,防止过度换气。只要每天坚持这样做,肺部就可保持清洁。

(实习编辑:谢运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戴超薄和不带区别大吗
使用超薄避孕套与不使用避孕套在体验和安全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超薄避孕套能减少隔阂感提升亲密体验,同时仍具备避孕和防病功能;不戴套虽增加直接接触感,但会大幅升高意外妊娠和性传播感染风险。主要区别体现在厚度影响、避孕效果、防病能力、心理感受和伴侣接受度五个方面。1、厚度影响:超薄避孕套厚度通常在0.01-0.03毫米,采用聚氨酯或新型乳胶材料,能保留80%以上的真...[详细]
发布于 2025-05-29

推荐阅读

男生如何洗脸才能清洁皮肤
男生如何洗脸才能清洁皮肤
洗脸是男生日常护肤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正确的洗脸方法可以有效清洁皮肤,减少肌肤问题。皮肤表面每天都会积累油脂、灰尘和死皮细胞,如果不及时清洁,这些杂质可能会堵塞毛孔,引发痘痘等问题。为了保持皮肤的健康和清爽,选择合适的洗脸产品和掌握正确的洗脸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洗面奶时要根据自己的肤质来挑选。油性皮肤的男生可以选择含有控油成分的洗面奶,而干性皮肤的男生则应选择温和保湿型的产品。混合性皮肤则可以选择[详细]
2024-12-18 06:34
戴超薄和不带区别大吗
使用超薄避孕套与不使用避孕套在体验和安全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超薄避孕套能减少隔阂感提升亲密体验,同时仍具备避孕和防病功能;不戴套虽增加直接接触感,但会大幅升高意外妊娠和性传播感染风险。主要区别体现在厚度影响、避孕效果、防病能力、心理感受和伴侣接受度五个方面。1、厚度影响:超薄避孕套厚度通常在0.01-0.03毫米,采用聚氨酯或新型乳胶材料,能保留80%以上的真...[详细]
2025-05-29 06:49
戴超薄和不戴有区别吗
使用超薄避孕套与不使用避孕套在体验和防护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区别包括厚度感知差异、避孕效果、疾病防护、温度传递和心理感受五个方面。1、厚度感知:超薄避孕套厚度通常为0.01-0.03毫米,能显著降低隔阂感,接近无套体验。聚氨酯材质的产品甚至能达到0.01毫米以下,但天然乳胶材质因弹性需求会略厚。部分使用者反馈超薄款能保留80%以上皮肤直接接触的敏感度,尤...[详细]
2025-05-29 06:48
优思明21天后管几天
优思明服用21天后通常需要停药7天,期间仍具有避孕效果。避孕保护期受服药规律性、个体代谢差异、药物相互作用、漏服处理方式及激素类型等因素影响。1、服药周期:优思明标准服用方案为每日1片连续21天,随后停药7天。这7天停药期内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撤退性出血,但药物蓄积的激素水平仍能抑制排卵,维持避孕效果。需在停药第8天开始下一周期服药,无论月经是否结束。2、代谢差...[详细]
2025-05-29 06:47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了安全套还会得病吗
戴安全套能显著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可能。防护效果受安全套质量、正确使用方式、病原体传播途径、皮肤接触范围、病毒载量等因素影响。1、安全套防护原理:安全套通过物理阻隔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的病原体,对艾滋病、淋病、衣原体等主要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防护率达85%以上。但无法覆盖阴囊、会阴等部位的皮肤接触,HPV、疱疹等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的病毒仍可...[详细]
2025-05-29 06:47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进去会怎么样
安全套掉入阴道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健康风险,但可能引发局部不适或感染。主要影响包括异物刺激、细菌感染风险、避孕失败可能、心理焦虑以及需及时取出处理。1、异物刺激:安全套作为乳胶材质异物滞留阴道内,可能摩擦黏膜导致红肿或轻微疼痛。阴道壁具有自然收缩功能,多数情况下会通过分泌物将套体逐渐排出,但部分人群可能因材质敏感产生烧灼感。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摩擦,若持续不...[详细]
2025-05-29 06:46
一直不拉屎屎都去哪了
粪便滞留体内未排出时,主要被肠道重新吸收水分和部分物质,长期积存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滞留的粪便去向与影响主要有肠道水分吸收、体积压缩、毒素重吸收、肠道菌群失衡、诱发并发症五个方面。1、水分吸收:结肠会持续吸收粪便中的水分,导致大便逐渐变硬干燥。正常粪便含水量约70%-75%,滞留后可能降至60%以下,形成羊粪状硬结。水分过度吸收会加重排便困难,形成恶性循环。2...[详细]
2025-05-29 06:45
臀肌注射经过哪些途径
臀肌注射经过哪些途径
臀肌注射药物主要通过肌肉内注射途径进入人体,药物吸收路径涉及注射部位解剖结构、药物理化性质及局部血液循环。主要吸收途径包括毛细血管直接吸收、淋巴系统转运、组织间隙扩散三种方式。1、毛细血管吸收:臀大肌内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注射后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进入毛细血管,经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分支的微循环进入体循环。脂溶性药物更易穿过血管内皮细胞膜,水...[详细]
2025-05-29 06:44
医生为什么在臀部注射
医生为什么在臀部注射
医生选择臀部注射主要基于肌肉厚度、药物吸收效率、操作安全性等因素。臀部注射的优势包括肌肉组织丰富、血管神经分布较少、药物吸收稳定等。1、肌肉厚度:臀部肌肉群是人体最厚的骨骼肌之一,尤其臀大肌厚度可达2-3厘米。较厚的肌肉层能容纳较大剂量药物通常1-5毫升,避免药物渗入皮下脂肪影响吸收效率。相比手臂三角肌等部位,臀部注射更适合需要缓慢释放的油剂型药物或刺激性较...[详细]
2025-05-29 06:43
怎么判断是不是亲吻病
亲吻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通过典型症状、血液检测、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及特异性抗体检测综合判断。主要诊断依据包括持续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及EB病毒抗体阳性。1.典型症状:患者通常出现持续1-2周的高热38.5℃以上,伴随明显咽痛和扁桃体渗出物,约80%病例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伴有眼睑浮肿、皮疹或肝脾肿大,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的区...[详细]
2025-05-29 06:42
有支原体肺炎怎样治疗
我出差回来后一直咳嗽,去检查了下,医生说是支原体肺炎,有支原体肺炎怎样治疗?[详细]

郭洁

郭洁

副主任医师

2025-04-01 17:16
感冒久咳不止怎么办
我最近感冒久咳不止,感冒久咳不止怎么办?[详细]

郭洁

郭洁

副主任医师

2025-04-01 13:17
宝宝厌食不吃饭怎么办
宝宝最近特别厌食,什么都不吃,也不说饿,怎么办?[详细]

张忠浩

张忠浩

主任医师

2025-02-19 15:06
脑梗塞吃中药效果好吗
公公得了脑梗塞,并且病情比较复杂,所以我想给他吃点中药调理。脑梗塞吃中药效果好吗?[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5-02-12 12:58
酒精肝缓解疗方法
酒精肝缓解疗方法[详细]

马烈

马烈

主任医师

2025-02-09 14:04
晚上睡觉脚心发热怎么办
晚上睡觉脚心发热怎么办[详细]

王强

王强

副主任医师

2025-02-08 17:59
扁桃体发炎要什么时候能好
扁桃体发炎要什么时候能好[详细]

王旻

王旻

主任医师

2025-02-02 18:00
热感冒怎么用药最见效
热感冒怎么用药最见效[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5-01-22 15:53
早晚干咳呼吸不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早晚干咳呼吸不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5-01-22 11:41
脑卒中的中医有什么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中医有什么康复治疗[详细]

王强

王强

副主任医师

2025-01-12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