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女性健康 > 女性护理 > 正文

药店有没有卫生巾

发布时间:2025-06-25 13:01:2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药店通常有卫生巾出售,属于常见的女性卫生用品。卫生巾主要分为日用型、夜用型、护垫、超薄型、加长型等类型,可满足不同需求。

药店有没有卫生巾

1、日用型

日用卫生巾适合白天使用,长度适中,吸收量一般,适合经期前两天的中等流量。表面多采用棉柔或网面材质,透气性较好,能保持会阴部干爽。部分产品添加了抑菌成分,有助于减少异味产生。

2、夜用型

夜用卫生巾长度较长,吸收量较大,适合夜间睡眠时使用。后部设计加宽加长,能有效防止侧漏。部分产品采用立体防漏护围,吸收速度较快,适合经期流量较大的女性。

3、护垫

护垫厚度较薄,适合经期前后少量出血时使用。部分护垫含有清新因子,能保持会阴部清爽。日常分泌物较多时也可使用,但建议每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细菌滋生。

药店有没有卫生巾

4、超薄型

超薄卫生巾厚度较薄但吸收力不减,穿着舒适无感。适合追求轻便体验的女性,尤其适合夏季使用。部分产品采用高分子吸收材料,能快速锁住液体,保持表面干爽。

5、加长型

加长卫生巾适合经期流量较大时使用,覆盖面积更大,能提供更好的防漏保护。部分产品采用双吸收层设计,吸收速度更快,适合活动量较大的女性。

药店有没有卫生巾

购买卫生巾时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及保质期。经期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使用后如出现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经期可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帮助补充流失的铁元素。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腹部不要受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2025年上户口用做亲子鉴定吗
2025年上户口是否需要做亲子鉴定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若出生证明信息完整且父母婚姻关系明确,通常无须亲子鉴定;若存在非婚生育、收养、出生证明缺失或信息存疑等情况,则可能被要求提供亲子鉴定报告。各地户籍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在常规情况下,婚生子女随父母落户时,只需提供父母身份证、结婚证、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即可办理。出生医学...[详细]
发布于 2025-07-03

推荐阅读

分泌物发黄是什么炎症
分泌物发黄是什么炎症
分泌物发黄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炎症有关。阴道分泌物颜色异常通常由细菌感染、滴虫感染、霉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异味、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细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内菌群失衡导致的炎症,常见症状为灰白色或黄色分泌物,伴有鱼腥味。过度清洁、频繁性生活可能破坏阴道微环境平衡。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详细]
2025-07-03 05:00
10天换一次内裤没事吧
10天换一次内裤没事吧
10天换一次内裤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天更换。内裤长时间不换容易滋生细菌,引发会阴部炎症或泌尿系统感染。内裤作为贴身衣物会直接接触皮肤分泌物和汗液,超过24小时未更换时,汗液中的盐分与皮脂混合形成潮湿环境,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繁殖。夏季高温或运动后出汗较多时,细菌繁殖速度更快,可能诱发会阴部瘙痒、湿疹或股癣。女性更需注意,阴道分泌物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详细]
2025-07-02 13:41
穿紧内裤会有什么坏处
穿紧内裤会有什么坏处
长期穿紧内裤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感染风险并导致生殖健康问题。紧内裤可能引发阴囊温度升高、会阴潮湿、皮肤摩擦损伤、尿道压迫及精子质量下降等问题。紧内裤对阴囊的压迫会导致局部温度上升,男性睾丸需要低于体温的环境维持正常生精功能,持续高温可能降低精子活力和数量。女性穿紧身内裤时,过紧的材质可能造成会阴部透气性差,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诱发外阴炎或阴道炎...[详细]
2025-07-01 16:10
53岁下身流的黄水是咋回事
53岁下身流的黄水是咋回事
53岁下身流黄水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输卵管积水、子宫内膜病变等妇科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可能导致黄色分泌物,常伴有异味或外阴瘙痒。阴道炎通常与菌群失衡、卫生习惯不良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霉唑阴道栓、保妇康栓等药物,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2、宫颈炎宫颈糜烂或慢性宫颈...[详细]
2025-07-01 09:08
坐月子同房的危害
坐月子同房的危害
坐月子期间同房可能对产妇健康造成危害,一般建议产后42天内避免同房。产后生殖系统处于恢复期,过早同房可能引发感染、出血、伤口撕裂等问题。产妇分娩后子宫需要时间收缩复原,子宫内膜创面愈合缓慢。此时同房容易将外界细菌带入阴道,增加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风险。顺产产妇会阴部常有撕裂或侧切伤口,过早同房可能导致伤口裂开或延迟愈合。剖宫产产妇腹部伤口未完全恢复时,同...[详细]
2025-06-30 16:58
海绵体硬结症能好吗
海绵体硬结症通常可以好转或治愈,具体恢复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有关。海绵体硬结症又称佩罗尼病,主要表现为阴茎白膜纤维化斑块形成,可能引起阴茎弯曲、疼痛或勃起功能障碍。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轻度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可能获得较好效果。常用药物包括胶原酶溶组织梭菌注射剂、维生素E软胶囊、秋水仙碱片等,有助于软化纤维斑块。物理治疗如阴茎牵引装置或低强度...[详细]
2025-07-03 12:51
宫血不停是什么原因
宫血不停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癌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内分泌失调长期精神压力大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使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增生脱落。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超过7天。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2、子宫肌瘤...[详细]
2025-07-03 12:26
腹径怎么换算成腹围周长
腹径无法直接换算为腹围周长,两者属于不同维度的测量指标。腹径通常指腹部前后径或左右径的单向测量值,而腹围是环绕腹部一周的长度,需通过软尺实际测量获得。腹径多用于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如B超或CT中描述的腹部器官前后距离,常见测量胎儿腹径评估发育情况。腹围则是临床体检和健康监测的常规项目,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程度,与代谢性疾病风险相关。测量腹围需在自然呼气末,以脐部为...[详细]
2025-07-03 12:02
放环的副作用有哪些症状
放环后可能出现阴道出血、腰腹酸痛、白带增多、月经异常、节育环脱落或嵌顿等症状。放环即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其副作用主要与个体适应性和操作规范有关,多数症状可在3-6个月内自行缓解。1、阴道出血放环后1-2周内可能出现点滴出血或少量经期延长,主要由节育器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出血量通常少于月经量,若持续超过两周或出血量骤增,需排除感染或环位异常。建议使用卫生巾观察出血...[详细]
2025-07-03 11:37
短婚未育和未婚的区别
短婚未育和未婚的主要区别在于婚姻状态和法律关系,前者存在婚姻登记记录但未生育子女,后者则完全无婚史。短婚未育可能涉及财产分割、情感经历等遗留问题,未婚者则无此类负担。1、法律关系差异短婚未育者需处理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共同债务等法律问题,婚姻登记记录可能影响后续贷款或签证申请。未婚者不存在婚姻相关的法律约束,个人资产和信用记录完全独立。2、社会认知压力短婚未育...[详细]
2025-07-03 11:12
百蕊颗粒哺乳期流鼻涕可以吃吗
我还在哺乳期,我有流鼻涕的症状,百蕊颗粒哺乳期流鼻涕可以吃吗?[详细]

周学勤

周学勤

主任医师

2025-04-04 18:08
安宫牛黄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安宫牛黄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详细]

雷麸尔

雷麸尔

副主任医师

2025-03-30 15:52
新生儿拉大便声音特别响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拉大便声音特别响是什么原因[详细]

张文同

张文同

主任医师

2025-03-25 17:28
胃痛恶心想吐要用什么方法
胃痛恶心想吐要用什么方法[详细]

路华

路华

副主任医师

2025-03-24 15:35
左炔诺孕酮肠溶片一周可以吃几次
同房的时候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担心意外怀孕,所以就吃了左炔诺孕酮肠溶片。左炔诺孕酮肠溶片一周可以吃几次?[详细]

白玉青

白玉青

副主任医师

2025-03-03 17:20
产后第九天恶露突然变多,像来月经那样正常吗
我是顺产的,前几天恶露都是血色的,今天去厕所突然恶露量比较大,产后第九天恶露突然变多,像来月经那样正常吗?[详细]

曹剑

曹剑

副主任医师

2025-03-01 14:29
男人尿急尿频尿不尽是怎么回事
这段时间我尿频尿急的问题比较严重,男人尿急尿频尿不尽是怎么回事?[详细]

张国喜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2025-02-24 12:22
婴儿腹泻怎么喝米汤
婴儿腹泻怎么喝米汤[详细]

桑桂梅

桑桂梅

副主任医师

2025-01-20 12:37
宝宝腹泻服药无效怎么治疗
宝宝腹泻服药无效怎么治疗[详细]

李婕琳

李婕琳

副主任医师

2025-01-15 16:58
小孩肠胀气怎么治疗
小孩肠胀气怎么治疗[详细]

王海燕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