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需以易消化、高营养、补水分为主,推荐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主要有清淡粥类、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优质蛋白、电解质补充、少量多餐五个原则。
发热时消化功能减弱,白粥、小米粥等流食可减轻肠胃负担。可添加少量山药或南瓜增强营养,避免高脂肉类粥品。中医认为粳米粥能生津液、和胃气,适合体温升高导致的津液耗损。
苹果泥、香蕉等软质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钾元素,蒸熟的胡萝卜、西兰花提供β-胡萝卜素。需避免寒凉属性的瓜类,柑橘类水果可能刺激咽喉,建议榨汁后温水稀释饮用。
蒸蛋羹、豆腐脑等低脂蛋白来源有助于维持免疫力。每餐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15-20克,避免煎炸烹饪方式。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低乳糖酸奶,急性高热期暂不推荐肉类。
淡盐水、口服补液盐能预防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自制补液可每500毫升温水加1.75克食盐和10克葡萄糖。大量出汗时需每日补充1000-1500毫升液体,分次少量饮用。
每日5-6餐,单次食量为平时的1/2至2/3。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3%,但胃肠蠕动减慢,过度进食可能引发呕吐。餐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有助于消化。
发热期间需密切观察进食后反应,如出现持续呕吐或腹泻应就医。体温超过38.5℃时优先保证水分摄入,可饮用温蜂蜜水或米汤。恢复期逐渐增加瘦肉末、软烂面条等半固体食物,避免过早食用油腻滋补品。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控制钠盐摄入。儿童发热宜选用母乳、配方奶等熟悉食物,老年人可补充蛋白粉维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