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进入围绝经期俗称“快绝经”时,月经变化主要表现为周期紊乱、经量异常、伴随不适等。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非经期出血,以及潮热、失眠等全身症状。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激素波动,月经周期可能从规律变为不规则。典型表现为周期缩短如20天左右来一次或延长2-3个月一次,部分女性会出现月经暂停数月后又恢复的情况。这种紊乱通常持续1-3年,最终过渡至绝经。
经量变化是核心症状之一。约30%女性会出现月经过多,可能与无排卵性周期导致子宫内膜增厚有关;另40%则表现为经量明显减少,甚至仅为点滴出血。少数人可能突发大量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
激素水平不稳定常引发突破性出血,表现为两次月经间期的少量褐色分泌物或鲜红色出血。若出血频繁或持续超过1周,需排除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
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面部突发发热感、夜间盗汗常与月经异常同步出现。部分女性伴有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或阴道干涩、性交疼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绝经前最后阶段,月经间隔逐渐延长至4-12个月不等,经量持续减少。当停经达12个月以上即确认为绝经,此时卵巢功能彻底衰竭,月经症状完全消失。
围绝经期女性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加重激素紊乱;饮食可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等天然雌激素食物;适度运动如瑜伽、快走有助于缓解潮热;每年需进行妇科检查,重点关注子宫内膜厚度。若出现严重贫血如头晕乏力、持续大量出血或绝经后出血,需立即就医排除恶性病变。日常可通过记录月经日记帮助医生判断卵巢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