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早期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分泌物、下腹隐痛、排尿异常及月经紊乱等预兆。这些症状与宫颈炎症或感染易混淆,需通过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鉴别。
性交后、妇科检查后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是典型早期信号。癌变组织血管脆弱,受摩擦后易破裂出血,初期出血量少且可自行停止,易被误认为月经不调或宫颈糜烂。
白带量增多伴腥臭味或血丝,后期可能出现淘米水样或脓血性分泌物。癌细胞坏死合并感染时,会刺激宫颈腺体分泌异常液体,与普通阴道炎的区别在于抗生素治疗无效。
肿瘤压迫或浸润盆腔神经可引起持续性钝痛,疼痛位置多位于耻骨上方或腰骶部。早期疼痛较轻且间歇性发作,易与痛经或盆腔炎混淆,晚期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
肿瘤侵犯膀胱或输尿管时出现尿频、尿急、血尿或排尿困难。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积水等并发症,需与泌尿系统感染鉴别。
非经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需高度警惕。癌细胞破坏宫颈血管及子宫内膜会导致周期紊乱,部分患者误以为是更年期症状而延误诊治。
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保持单一性伴侣、接种HPV疫苗、避免吸烟可降低发病风险。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阴道冲洗或自行用药掩盖病情。日常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早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