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异常阴道出血、非经期出血、性交后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及盆腔疼痛。这些症状通常由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激素水平失衡、肥胖、糖尿病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是子宫癌最常见的早期信号,需高度警惕。未绝经女性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突然增多或经期延长,可能与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约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出血量少时易被误认为月经不调。
两次月经间期出现点滴出血或大量出血,尤其伴随血块需及时排查。这种出血多因癌变组织侵蚀血管导致,常见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恶变的患者。排卵期出血等生理性出血通常量少且规律,而病理性出血往往无明显周期。
宫颈受累时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血液多呈鲜红色。早期癌变导致宫颈组织脆性增加,摩擦后易出血。该症状需与宫颈炎、宫颈息肉等良性疾病鉴别,但反复出现时应进行宫颈刮片和HPV检测。
水样或血性分泌物持续存在,可能带有恶臭。癌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时,分泌物呈脓血性并伴异味。更年期女性若突然出现分泌物性状改变,需警惕肿瘤可能,正常白带应为乳白色或透明拉丝状。
下腹坠胀感或隐痛可能提示肿瘤增大压迫神经。早期疼痛多不剧烈,表现为间歇性不适,晚期可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合并腰骶部疼痛时需排除骨转移,50岁以上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盆腔疼痛应完善影像学检查。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筛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监测。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出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就诊,早期诊断的子宫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绝经后女性突然出现阴道流血无论量多少都必须就医,未生育、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做一次阴道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