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日常保健可适当补充叶酸、铁剂和维生素D三类营养素。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和改善贫血,铁剂针对缺铁性贫血常见于经期女性,维生素D则能促进钙吸收并调节免疫功能。选择时需结合自身需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成员,孕期女性每日需补充400-800微克以降低胎儿脊柱裂等出生缺陷风险。非孕期女性适量补充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天然叶酸存在于深绿色蔬菜、动物肝脏中,但烹饪损耗率高达50%,膳食不足者可选择合成叶酸补充剂。
每月月经失血使育龄女性成为缺铁性贫血高发人群,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血红素铁来自动物性食物吸收率约25%,非血红素铁植物性来源仅3%-8%。建议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制剂,同时配合维生素C提升吸收率。
现代女性室内活动增多导致日照不足,我国育龄妇女维生素D缺乏率达80%。该营养素不仅促进钙磷代谢预防骨质疏松,还能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每天10-30分钟日光浴可合成足量维生素D,高纬度地区冬季或防晒过度者可选择维生素D3补充剂,血清25OHD水平宜维持在30-50ng/ml。
除针对性补充营养素外,建议女性通过均衡饮食获取基础营养,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占1/2、200-350克水果、50克全谷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瑜伽等柔韧性训练。定期体检关注血常规、骨密度等指标,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和妇科检查。保健品不可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出现严重贫血、持续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