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可通过益母草、当归、艾叶、红花、川芎等药草缓解症状。痛经多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血虚弱、肝肾亏虚、湿热瘀阻等因素引起,药草调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血瘀型痛经。其有效成分益母草碱能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出瘀血,缓解经期小腹坠痛。月经量过多者慎用,孕妇禁用。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对气血虚弱型痛经效果显著。所含挥发油和阿魏酸能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改善经血色淡、经期乏力症状。建议经前一周开始服用,阴虚火旺者需配伍滋阴药物。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针对寒凝血瘀型痛经。艾叶煎汤熏洗可改善小腹冷痛、经血夹血块症状。内服需配伍生姜红糖,月经过多及血热证者不宜使用。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适用于严重血瘀型痛经。其红花黄色素能扩张血管,改善子宫微循环。使用需控制剂量,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气滞血瘀型痛经伴乳房胀痛有效。川芎嗪成分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子宫痉挛性疼痛。阴虚阳亢及月经过多者慎用,需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建议痛经女性经期避免生冷饮食,可饮用生姜红枣茶温经散寒;日常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严重痛经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药草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配伍。经期注意腹部保暖,保持适度运动促进经血排出,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有助于判断调理效果。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杨铁生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