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饮食调整、适度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受寒、精神压力、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时温度不宜过高,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敷可降低前列腺素对疼痛的敏感度,对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成药如元胡止痛片、田七痛经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严重痛经者可考虑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
经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量饮用红糖姜茶温暖子宫。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摄入,减少促进炎症的油炸食品。补充镁元素可舒缓肌肉紧张,如食用香蕉、深绿色蔬菜。
经期进行瑜伽猫式、婴儿式等舒缓动作能放松盆底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凯格尔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有助于减轻痛经。
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能温经散寒,建议经前一周开始调理。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类型,对应使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汤等方剂。日常可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
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表,观察痛经与情绪、饮食的关联性。经期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采用左侧卧睡姿减轻盆腔压力。长期痛经或疼痛突然加剧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器质性疾病。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久坐不动导致盆腔淤血。保持适度性生活频率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但经期应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杨铁生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