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综合症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症状通常由激素波动、营养失衡、心理压力、前列腺素分泌异常、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减少高盐、高糖及咖啡因摄入,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痛经和情绪波动。
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通过情绪日记记录周期变化规律。正念减压训练可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团体心理支持有助于建立积极应对方式。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利尿剂改善水钠潴留。严重情绪障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
辨证施治常用逍遥散疏肝解郁,温经汤散寒止痛,四物汤补血调经。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温通经络,耳穴压豆调节内分泌功能。
热敷下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皮电神经刺激阻断痛觉传导,低频脉冲治疗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盆腔压迫感。
建议经期前一周开始每日摄入300mg钙和50mg维生素B6,补充镁元素可减少乳房胀痛。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盆腔,使用透气卫生用品预防感染。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表,监测症状变化规律,若出现严重头痛、持续情绪低落或经血量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保持足部保暖和腹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痉挛疼痛,薰衣草精油香薰可辅助放松情绪。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