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紊乱存在癌变风险,但概率与具体类型相关,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主要诱因包括激素失衡、炎症刺激、遗传因素、肥胖及长期未治疗病变。
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是常见诱因,长期无孕激素拮抗会导致内膜增生甚至癌变。治疗需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选择方案:年轻患者可采用黄体酮调节周期如地屈孕酮、微粒化黄体酮,围绝经期女性可考虑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严重者需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引发细胞异常增殖。确诊需宫腔镜活检,治疗包括抗生素多西环素、甲硝唑联合用药、物理治疗短波透热疗法及中药灌肠红藤汤,反复发作需排查盆腔粘连。
林奇综合征等遗传病显著增加癌变风险。建议基因检测,阳性者每半年做一次阴道超声和内膜活检,预防性子宫切除是终极方案,保守治疗需密切监测。
肥胖者脂肪组织分泌的芳香化酶会促进雌激素转化。体重指数超过28的患者需减重5%-10%,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补充维生素D调节细胞分化。
单纯增生癌变率仅1%-3%,但非典型增生癌变率达23%-48%。确诊非典型增生需尽快手术,术式包括宫腔镜电切、子宫内膜消融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升级率约25%。
日常需控制动物脂肪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取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绝经后阴道出血需立即就诊。建议高风险人群每6-12个月复查阴道超声和CA125,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者需同步管理血糖和血脂指标。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破坏微生态平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