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排卵期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具体时间受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疾病因素、药物影响等五方面因素调节。
月经周期规律者排卵日在下次月经前14天,前后5天为易孕期。周期不规律需通过基础体温法或排卵试纸监测,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建议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黄体生成素LH高峰触发排卵,雌激素促进卵泡成熟。激素紊乱可能导致无排卵,可通过血清激素检查确诊,药物治疗包括克罗米芬促排卵、二甲双胍调节胰岛素抵抗、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长期熬夜、过度减肥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排卵异常。保持BMI在18.5-23.9之间,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正常排卵功能。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干扰排卵。超声检查可观察卵泡发育,腹腔镜能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镜可排查宫腔粘连。
紧急避孕药、化疗药物可能抑制排卵,停药后通常3-6个月恢复。促排卵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常见方案包括来曲唑、尿促性素、绒促性素联合用药。
日常可增加豆制品、坚果等植物雌激素摄入,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经期盆浴和性生活。备孕女性建议从月经第10天开始每日晨起测量基础体温,宫颈黏液呈蛋清状拉丝度增高时同房受孕率最高。40岁以上女性出现排卵期出血或周期紊乱需警惕围绝经期变化,及时进行AMH检测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