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易发妇科病与免疫力下降、经血环境改变、卫生习惯不当、激素波动及原有炎症加重有关,需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月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黏膜变薄、乳酸杆菌减少,局部防御能力减弱。治疗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增强免疫,阴道用乳杆菌制剂调节微生态,严重者需短期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
经血使阴道pH值升高至7.0左右,破坏酸性屏障,利于病原体繁殖。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使用弱酸性护理液清洗外阴,经期避免盆浴。出现瘙痒时可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念珠菌感染。
卫生巾过敏、内裤材质不透气或过度清洗都可能引发炎症。选择纯棉透气内裤,使用无荧光剂卫生巾,清洗时仅用清水冲洗外阴。已出现接触性皮炎可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
黄体期孕酮升高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经期突然撤退易诱发感染。规律作息保证7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B6调节激素,痛经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
原有阴道炎患者经期复发率达60%,需在月经干净后继续用药3天巩固。细菌性阴道炎口服甲硝唑,霉菌性阴道炎用氟康唑,支原体感染需多西环素治疗,配偶需同步用药。
经期饮食宜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每日快走30分钟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后做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选择纯棉宽松内裤,避免使用护垫,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出现异常出血、严重腹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