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出水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乳腺导管扩张、激素波动、良性肿瘤、感染或乳腺癌引起。
乳腺导管扩张常见于哺乳期女性或中年女性,导管内液体淤积导致乳头溢液。液体多为透明或乳白色,偶见血性。治疗方法包括热敷促进吸收,严重时需手术切除扩张导管。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预防感染,或溴隐亭调节泌乳素水平。
月经周期变化、避孕药使用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催乳素升高,引发乳头溢液。建议检测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药物选择甲磺酸溴隐亭片调节催乳素,或优甲乐纠正甲减。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减少乳房压迫。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常见病因,表现为单侧乳头血性或浆液性溢液。超声或乳管镜检查可确诊,手术方式包括乳管切除术或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乳腺炎或乳晕周围脓肿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需进行细菌培养,抗生素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克林霉素。局部护理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每日更换透气棉质内衣。
单侧乳头持续性血性溢液、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触及无痛肿块时需警惕乳腺癌。确诊需进行钼靶、核磁共振及病理活检。治疗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配合化疗多西他赛、放疗或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
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增加西兰花、三文鱼等抗炎食物摄入;坚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哺乳期女性需正确清洁乳头,非哺乳期发现异常溢液应立即就医。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联合钼靶筛查,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35岁开始检查。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激素平衡,减少乳腺病变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