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女性偶尔服用避孕药通常不会直接导致不孕不育,但长期滥用可能干扰内分泌功能。
避孕药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孕激素,未成年人生殖系统未完全成熟,长期服用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紊乱或排卵障碍。短期紧急避孕药使用后,多数人月经周期可在3个月内恢复。
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如每月超过1次会使子宫内膜异常增厚或变薄,增加宫腔粘连风险。临床数据显示,连续6个月滥用紧急避孕药的青少年,约15%出现持续性闭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服用避孕药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青少年肥胖者服药后血栓风险增加3倍。存在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紧急避孕药应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短效避孕药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漏服需在12小时内补服。建议初次使用者先进行妇科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测。
未成年人优先选择避孕套等物理避孕方式。已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者,可考虑放置含铜节育环5日内有效,其避孕成功率高达99%,且不影响后续生育能力。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适量摄入豆制品调节雌激素水平。避免熬夜和过度节食,保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出现月经推迟超过60天或异常出血时,需立即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和盆腔超声检查。青少年群体建议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获取避孕指导,避免自行网购药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