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症状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常见治疗药物包括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尿频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糖尿病或心理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药物。
细菌性尿道炎或膀胱炎引起的尿频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伴随尿急、尿痛症状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感染控制后尿频症状可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排尿不适,需配合α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急伴尿频,首选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可通过放松膀胱平滑肌减少排尿次数,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者。严重病例可考虑膀胱内注射肉毒素治疗。
中老年男性夜尿增多常与前列腺增生有关,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能改善排尿功能,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可缩小腺体体积。两种药物联用效果更佳,严重排尿困难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糖尿病患者的渗透性利尿会导致多尿,需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尿崩症患者可使用去氨加压素减少尿量,同时需排查垂体病变等器质性疾病。
焦虑或神经性尿频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谷维素联合心理疏导效果较好。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利尿物质,盆底肌训练有助于增强膀胱控制能力。
尿频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分次少量饮用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建议记录排尿日记监测每日排尿次数与尿量,限制晚间液体摄入可减少夜尿。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南瓜籽、西红柿等富含锌元素的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寒冷季节注意腰腹部保暖。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血尿等情况需及时泌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