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了解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就够了。
根据《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如果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去医院检查静脉血糖,符合下面任何一个条件的,就是糖尿病:
随机(任意时间,没有刻意不吃饭)静脉血糖≥11.1mmol/L;
空腹(至少8小时没有吃饭)之后测静脉血糖≥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后静脉血糖≥11.1mmol/L。
如果没有典型症状,医生不会凭一次检查结果就诊断糖尿病,而是会要求再次检查,如果还是符合诊断条件,那就是糖尿病了。
得了糖尿病,不能吃甜的?
可以吃,但要限量,也不要常吃。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的总原则是,限制总能量,均衡营养。在这个总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说没什么是不能吃的,但是,我们要注意量。
偶尔吃一两口问题不大,不要经常吃就行了。
靠饮食、运动控糖,不吃药行吗?
这个问题常常是新诊断的糖尿病人的疑惑。
一般而言,内分泌医生新接诊一位糖尿病人,如果血糖不是特别高,会先建议用饮食、运动疗法观察一段时间(约3个月),如果血糖没有控制好,就会建议开始用药。
但是,许多糖友,怀着新患病的忐忑,和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都不愿意用药。这样的做法,常常是自己耽误了自己。
如果我们把血糖水平比作河流的水位,而河堤看成身体的话,得了糖尿病,是天降大雨,水位升高,河流发洪水了。
为了护堤抗洪,我们有两种选择,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方案一:通过有效的水利疏导,来比较迅速地降低水位,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对河堤的损害;而药物就可以做到比较迅速地控制好血糖。
方案二:期盼日日晴天,让阳光慢慢蒸发河水。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见效实在是太慢了,我们在等待中,不知道哪一天河堤就被洪水给泡坏了。单纯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有一定效果,但是见效比较慢,血糖很高的糖友,只依靠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是不行的。
如果发现时的血糖已经很高了,还拒绝药物控糖,那就相当于发生了大洪水,放着有效的水利疏导不用,去祈求太阳蒸发河水,让水位恢复正常。
所以,如果发现血糖已经高到一定程度,医生建议用药了,千万要听医生的,赶快把药物用上,把血糖先控制好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
有时候,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于血糖控制得好的糖友,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甚至可以停药。
哪种药最好?
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比较合适的药。正规医院的医生会给大家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适合的药物也不一样,千万不要认为贵的、新的就是好的药,或者看到别人血糖控制得好,就要换成人家那种药。
此外,治疗糖尿病,除了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糖、戒烟戒酒是治疗基础,不能松懈。还需要积极治疗其他代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
吃药后血糖降了,可以停药吗?
千万不要自己停药,如果医生说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可以停药。
目前,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后,并这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多数情况下,需要继续用药维持,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也绝不能放松,切忌擅自停药。
擅自停药容易引起高血糖的反复、病情的恶化,这时再恢复原来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往往效果不好,而要加大剂量或增加药物种类,给糖友带来更大的负担。
药越吃越多,是不是有「依赖」了?
并不是。
得了糖尿病后,大部分糖友的胰岛功能是不断在下降的。也是就是说,我们自身控制血糖的能力一直在下降,所以,我们需要「外援」来控制病情,降糖药就是这样的「外援」。
治疗糖尿病,好比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一方是不断升高的血糖,一方是我们自己调节血糖的能力。
这场比赛的特殊性在于,我们不是要把对手「血糖」打败,而是要使两方达到平衡,维持在一个目标范围内。
在我们自身血糖调节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和血糖的力量差值越来越大,所以,需要增加「外援」降糖药的力量,这就是降糖药需要加量、联合用药的原因了。
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要错怪降糖药啦。
控血糖,降糖药和胰岛素是「好外援」
胰岛素越打越多,是「上瘾」了吗?
不是。
胰岛素本身就是人体正常分泌的激素。使用胰岛素不会上瘾。
许多糖友胰岛素剂量越用越多,道理和降糖药的加量是一样的。糖友本来的胰岛功能下降、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越来越少,如果不用外源性胰岛素来帮助身体控制血糖,将发生危险的高血糖,甚至诱发酮症、高渗性昏迷,危及生命。
「根治」糖尿病的产品,靠谱吗?
不靠谱。信了,就倒霉了。
不少糖友治病心切,轻信小广告,听信「中药无副作用」「中医能根治糖尿病」,相信所谓的「秘方」及「偏方」,抛弃原来正规的治疗方案,结果不仅血糖控制不理想,还带来许多毒副作用。
需要提醒大家,目前尚没有「根治糖尿病」、「药到病除」的特效药物,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