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人体自身生成以及进食的食物。这些尿酸30%被我们的肠道细菌清除,70%通过肾脏排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7mg/dl),女性>360μmol/L(6mg/dl)则称为高尿酸血症。
1
高尿酸产生的原因?
主要两个原因:生成过多及排泄减少。
生成过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越来越好,进食过多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尿酸自然就高了。我国高尿酸和痛风人群发病年轻化,越来越多吃出来的高尿酸,这部分占大多数。还有一少部分生成过多是因为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等导致。
排泄减少:如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排泄障碍。
2
尿酸高与肾病
持续尿酸高会加重动脉硬化,产生心血管危害,同时也会诱发肾病以及加重肾病恶化。
一方面诱发肾病:一项日本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258例40岁以上的男性,随访18年,尿酸大于420μmol/L,发生肾病风险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它还恶化肾病。已有研究证实,尿酸水平升高,会导致肾内产生一系列病理伤害,如RAAS系统激活,内皮细胞损伤等。
因此,降低尿酸水平在慢性肾病中非常重要。
3
保守方法降尿酸
肾病患者,轻度水平的尿酸升高,医生可能会采取保守的方法:饮食控制+迈开腿+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等)。
饮食控制主要是:不喝肉汤,做肉之前先焯水;不饮酒;少吃海鲜,贝类,动物内脏,肥肉,新鲜豆子和干豆,坚果等高嘌呤的食物;少吃甜食;尿量正常不水肿的患者,鼓励多喝水,每日饮水大于2000ml促进排泄。
迈开腿:每天坚持锻炼,循序渐进
4
药物治疗
对于保守无效,或者尿酸水平升高较多,医生可能会采取药物治疗。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物、排尿酸药物、增加尿酸分解药物、碱性药物等。
1)抑制尿酸生成:代表药物别嘌醇,从源头掐住尿酸生成,对肾功能下降导致高尿酸有较好的效果,根据不同肾功能情况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别嘌醇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移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的有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超敏反应的风险。并且需要指出的是,别嘌醇与硫唑嘌呤(一种免疫抑制药)联合使用会有协同效应,可以导致严重骨髓抑制,应尽量避免两药合用。
另外有一种抑制尿酸生成的新药,叫非布司他,卖的挺贵,降尿酸作用强于别嘌醇,比较适用于别嘌醇过敏或吃了不舒服,以及有肾功能不全、对促尿酸排泄药有禁忌的患者。但是它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非布司他存在肝功能损害和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
2)促进尿酸排泄:代表药物苯溴马隆。医生一般会给患者查一个24小时尿尿酸,如果,尿酸排出量>600mg/d时不会再使用这类药,以避免因尿酸排泄过多形成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这类药物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作用比较弱,因此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更适合。苯溴马隆存在过敏和胃肠道反应等少数风险。
苯溴马隆很多患者对它有误会,其实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可服用,毒性作用不是很大。有一项日本研究对35例慢性肾脏病3-5期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使用苯溴马隆长达7年发现,患者的尿酸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相对稳定。
还有一个促排泄药物,丙磺舒,因为跟很多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已经基本退出降尿酸的舞台。
3)增加尿酸分解:好吧,它就是来打酱油的。这药2010年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难治性痛风,但是价格非常贵,在国内没有广泛使用。
4)碱性药物:这大家都很熟悉了,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形成结晶。
介绍的这些药吧,我的内心是纠结的,一方面,辛辛苦苦赚的钱又得买药去了,药吧,吃它还有可能有副作用。另一方面,有些情况又不得不用乖乖送上钱并且承受一些副作用,不然尿酸高久了更可怕。还是多多管住嘴迈开腿吧,让高尿酸远离我们。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