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贫血可通过饮食补铁、药物干预、改善吸收、调整生活习惯及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主要原因包括铁流失过多、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激素波动及慢性失血等因素。
动物肝脏、红肉、血制品等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菠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食物含非血红素铁,需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建议经期每日摄入铁元素20毫克以上,避免与咖啡、浓茶同食影响吸收。
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是常用补铁剂,适用于中重度贫血。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便秘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铁过量沉积。
胃酸不足或肠道疾病会导致铁吸收障碍。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B族维生素增强吸收效率,治疗胃炎、肠炎等基础疾病。餐后2小时服用铁剂能减少胃肠道刺激。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失血,保证7-8小时睡眠促进造血功能。使用棉质透气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防止感染。痛经时热敷下腹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当归、熟地黄、阿胶等药材可调理气血,四物汤、八珍汤等经典方剂适合血虚体质。艾灸关元、血海等穴位能温经止血,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
建议经期前一周开始增加高铁食物摄入,每日补充100毫克维生素C提升铁利用率。长期贫血者需筛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配合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注意观察经血颜色和量,鲜红色大量出血或持续头晕需及时就医。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功能,减少经期失血量。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