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套的避孕方法中,短效避孕药、避孕环、皮下埋植剂、安全期计算和体外射精是常见选择,实际效果受使用方法、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抑制排卵,正确使用有效率可达99%。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适合月经规律、能坚持用药的女性。常见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需排除血栓病史、哺乳期等禁忌症。
避孕环分为含铜环和激素环两类,通过局部作用干扰受精或抑制胚胎着床。含铜环有效期5-10年,激素环需3-5年更换,放置后可能出现经量增多或点滴出血,适合已生育女性。
将孕激素缓释棒植入上臂皮下,有效期3年,避孕成功率99%以上。主要副作用为月经模式改变,可能出现闭经或不规则出血,适合需要长期避孕且对激素耐受者。
通过监测基础体温、宫颈黏液变化推算排卵期避开同房,理论有效率75%-85%。实际受月经周期波动、监测误差影响较大,需配合排卵试纸使用,适合周期极其规律的女性。
男性在射精前退出阴道的方法,实际失败率约22%。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且依赖男方自控力,不建议作为主要避孕手段,可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选择避孕方式需综合考虑避孕效果、使用便利性和健康状况。短效避孕药和长效避孕装置适合追求高效避孕的人群,安全期法则更适合能严格监测生理指标者。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建议咨询医生评估个体适应性,同时注意避孕方法无法预防性传播疾病,固定伴侣间也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日常可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