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干预、病因治疗、物理疗法及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瘙痒通常由皮肤干燥、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神经功能退化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皮肤干燥是老年瘙痒最常见原因。建议每日使用含尿素、甘油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碱性肥皂。冬季可增加室内湿度至50%-60%,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顽固性瘙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者可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合并感染者需配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优先控制原发病。
约30%老年瘙痒与系统性疾病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尿毒症、肝胆疾病等均可引发瘙痒,需通过血液检查排查病因。药物性瘙痒常见于阿司匹林、降压药等,必要时需调整用药方案。
紫外线光疗对特发性老年瘙痒有效,采用窄谱UVB每周2-3次照射可抑制皮肤炎症反应。冷敷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也有辅助效果。
焦虑抑郁会加重瘙痒感知,建议通过正念冥想、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夜间瘙痒显著者可睡前口服多塞平改善睡眠,家属应避免反复追问瘙痒情况以免形成心理暗示。
老年瘙痒症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E及Omega-3脂肪酸,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羊毛等易致敏材质。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出汗后需及时清洁。洗澡频率控制在隔日1次,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若瘙痒持续超过2周伴皮疹、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排查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抓挠导致皮肤继发感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