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阴道损伤常见症状包括异常出血、疼痛、肿胀、异常分泌物以及性交不适。阴道损伤可能由机械性创伤、感染、激素水平变化、医源性操作或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非经期阴道出血是典型症状,可能表现为点滴出血或大量出血。机械性损伤如性交撕裂、内置卫生棉条使用不当可直接导致黏膜破损;病理因素如阴道炎、宫颈息肉等炎症或赘生物也可能引发接触性出血。轻微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持续出血需就医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损伤后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灼痛或刺痛,活动时加重。外阴擦伤或阴道裂伤常伴随锐痛,感染性损伤多表现为胀痛伴发热。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使用冷敷缓解肿胀,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
创伤或过敏反应会导致外阴充血水肿,严重时影响排尿。骑跨伤、分娩侧切伤口未愈可能出现硬结。建议穿宽松棉质内裤,高锰酸钾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48小时后热敷帮助消散血肿。
损伤后继发感染时,白带可能呈脓性、血性或豆腐渣样。细菌性阴道病会出现鱼腥味分泌物,真菌感染常见白色凝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必要时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
阴道黏膜修复期可能出现性交疼痛、干涩或痉挛。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黏膜萎缩更易损伤。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修复期间暂停性生活,盆底肌训练能增强黏膜弹性。
日常护理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饮食多补充维生素A、C促进黏膜修复,如胡萝卜、猕猴桃等。出现发热、持续出血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妇科检查,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状态。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包括HPV筛查和阴道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