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腰酸背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继发性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有关。
痛经最典型的症状是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感不适,重者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疼痛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持续2-3天,随着经血排出逐渐缓解。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正中,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
约60%的痛经女性会伴随腰骶部酸痛不适,这是由于子宫收缩时牵拉盆腔韧带所致。疼痛可能呈持续性钝痛或间歇性刺痛,久站或久坐后加重,适当活动或热敷后可稍缓解。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
部分女性在痛经期间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前列腺素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引起胃肠蠕动紊乱所致。约20%-30%的患者可能伴随腹泻或便秘,症状通常在月经来潮后1-2天内自行缓解。
痛经常伴随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冷汗、心悸等表现。这些症状与疼痛刺激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部分女性还会出现情绪波动、易怒、焦虑等精神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继发性痛经可能伴随异常阴道出血、性交痛、不孕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疼痛可能在月经来潮前就开始并持续至经期结束。盆腔炎导致的痛经多伴随白带异常、发热等感染症状。
缓解痛经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经期适当热敷下腹部,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减少高盐、高糖及咖啡因摄入。若痛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严重痛经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或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