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房检查可通过自我触诊、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三种方式实现,具体方法包括每月自检、医生触诊、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等。
建议月经结束后3-7天进行,站立或平躺时用指腹螺旋式按压乳房,注意有无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异常。自检范围需覆盖腋窝至锁骨下缘,重点检查外上象限乳腺癌高发区域。发现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固定肿块应及时就医。
妇科或乳腺专科医生通过专业手法评估乳房结构,能发现直径5毫米以上的肿块。触诊可判断肿块活动度、压痛感及淋巴结肿大情况,准确率约60%。建议2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乳房检查,高危人群应缩短间隔。
适用于40岁以下女性及致密型乳腺,能分辨囊性与实性肿块。超声无辐射且敏感性达85%,可辅助定位穿刺活检。检查最佳时间为月经周期第5-10天,需在乳房皮肤涂抹耦合剂后多切面扫描。
作为40岁以上女性筛查金标准,能检出微小钙化灶和早期癌变。建议每1-2年检查一次,双乳需夹板加压拍摄头尾位和内外斜位片。检查时有轻微压迫感,需避开月经前乳房胀痛期。
针对BRCA基因突变等高风险人群的补充检查,敏感性超过90%。需注射造影剂后多序列成像,能发现多中心病灶和胸壁侵犯情况。检查耗时40分钟且费用较高,通常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建立规律的乳房检查习惯至关重要。除医学检查外,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压迫,经期前后减少咖啡因摄入以缓解胀痛,坚持有氧运动改善淋巴循环。30岁后建议建立个人乳腺健康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排空乳汁预防积乳囊肿,更年期女性可适量补充维生素E维持腺体健康。发现乳头溢血、橘皮样改变等危险信号须立即就诊。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