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常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盆腔不适及排尿异常。主要症状包括接触性出血、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下腹坠痛和泌尿系统症状。
早期典型表现为性交后阴道点滴出血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少,可能被误认为月经不调。这种出血源于肿瘤组织脆性增加,接触后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建议出现反复接触性出血时及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非经期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出血需高度警惕。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肿瘤侵犯血管会导致自发性出血,血液可能呈暗红色或伴有血块。40岁以上女性出现该症状应优先排除恶性病变。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水样或米泔状,可能带有腥臭味。晚期因组织坏死合并感染,分泌物可呈脓血性。正常宫颈分泌物应为乳白色或透明状,若持续出现性状改变需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宫颈活检。
肿瘤进展至中晚期可出现持续性下腹隐痛或腰骶部酸痛。疼痛多由肿瘤压迫神经或盆腔浸润引起,在月经期或排便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伴随下肢水肿或排便习惯改变等压迫症状。
当肿瘤侵犯膀胱或输尿管时,可能出现尿频、尿急、血尿或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导致肾积水甚至尿毒症。这些症状提示疾病已进入局部晚期阶段,需通过影像学评估病灶范围。
定期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关键,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保持单一性伴侣、接种HPV疫苗、避免吸烟等措施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尽早就医,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月经变化,选择纯棉内裤并避免过度阴道冲洗,出现异常分泌物及时记录性状和持续时间供医生参考。
李渊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