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止痛可通过益母草颗粒、元胡止痛片、丹莪妇康煎膏等药物缓解。痛经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益母草颗粒主要成分为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月经量少、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的痛经。该药能促进子宫收缩,帮助经血排出,但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禁用。服用期间需避免生冷食物,若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
元胡止痛片含延胡索、白芷等成分,擅长理气活血、散瘀止痛,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效果显著,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经血色暗有血块。服药期间需保持情绪舒畅,避免与其他活血类药物同用,慢性胃炎患者慎用。
丹莪妇康煎膏由丹参、莪术等组成,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淤血综合征导致的顽固性痛经。该药能改善盆腔微循环,减轻经期下腹坠痛,需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泻。
内分泌失调可能与长期压力、作息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前痤疮加重。可通过规律作息、补充维生素B族调节,严重者需检查性激素六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调整周期。
子宫腺肌症多与多次宫腔操作有关,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轻症可用热敷缓解,中重度需考虑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GnRH-a类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手术干预。
痛经期间建议保持腹部保暖,每日用40℃左右热水袋热敷下腹15分钟。饮食选择温补类食物如红糖姜茶、桂圆红枣汤,避免冷饮及高盐食品。适度进行瑜伽、慢跑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经期前一周开始练习腹式呼吸。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需及时排查器质性病变。记录月经周期及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诊断,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