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粥可通过红枣枸杞粥、红豆花生粥、黑米桂圆粥、山药莲子粥、当归黄芪粥等搭配方式调理。气血不足可能与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慢性失血、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
红枣与枸杞均为补血佳品,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进造血功能;枸杞含枸杞多糖和胡萝卜素,可增强骨髓造血能力。两者与粳米同煮,适合经期后或产后女性食用,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红豆含优质蛋白和皂角苷,能促进铁吸收;花生衣富含维生素K和凝血因子,与红豆搭配可改善贫血性头晕。建议提前浸泡豆类4小时以上,用紫砂锅小火慢炖至软烂,消化功能较弱者可过滤掉豆皮饮用粥汤。
黑米含花青素和多种矿物质,桂圆肉富含葡萄糖和硫胺素,能改善神经性心悸。将黑米与糯米按2:1比例搭配,加入去核桂圆肉炖煮,适合脑力劳动者夜间食用,但体质燥热者应减少桂圆用量。
山药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莲子中的棉子糖可调节肠道菌群。新鲜山药切块与莲子同煮,适合胃肠功能差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的人群,便秘者需去除莲子心以免加重症状。
当归含阿魏酸和挥发油,黄芪含黄芪甲苷,两者配伍可提升红细胞生成素活性。建议将药材煎煮取汁后与大米同熬,月经量多者经期暂停食用,避免活血过度导致失血加重。
制作补气血粥时建议选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金属器皿影响药效。每周交替食用不同配方,连续进食同种粥品不宜超过3天。搭配适量动物肝脏、瘦肉等血红素铁食物效果更佳。气血严重不足伴随面色苍白、持续乏力时,需配合驴胶补血颗粒、复方阿胶浆等中成药治疗,但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日常可配合八段锦、瑜伽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消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