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与发现早晚、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早期确诊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死亡率显著升高。
前列腺癌在全球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居前列。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数据显示,该病在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中排名第六,约30%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死亡率受地域差异影响,欧美国家因筛查普及,死亡率相对较低。
50岁以下患者死亡率不足5%,70岁以上群体占死亡病例的80%。老龄化是重要风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癌细胞侵袭性和转移风险显著增加,同时合并基础疾病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格里森评分≥8分的高危型患者死亡率是低危组的3倍。高分级的肿瘤更易发生骨转移和内脏转移,约65%的死亡病例伴随多器官转移,其中骨转移导致的并发症是直接死亡主因之一。
局限期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10年生存率超85%,而错过手术时机的患者5年生存率降至30%。内分泌治疗耐药性出现后,约40%患者会在2年内发生癌症进展。
发达国家通过PSA筛查使死亡率下降40%,我国农村地区死亡率较城市高1.8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早期诊断率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患者更易延误治疗。
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PSA检测和直肠指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番茄红素和维生素E。规律运动可降低25%发病风险,深蹲、游泳等锻炼盆底肌群的运动尤为推荐。出现排尿困难、骨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确诊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睾酮水平和骨扫描。家庭支持对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心理干预可改善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