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期调理可通过饮食调整、适度运动、情绪管理、保暖措施和中药辅助等方式实现。生理期不适多与激素波动、体质差异、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经期应增加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补充流失的血液;适量摄入温性食材如红枣、生姜,缓解宫寒腹痛。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加重痛经。每日饮水保持在1500-2000毫升,可添加少量红糖改善循环。
选择经期前三天进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猫式、散步等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倒立、跳跃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经量减少后可逐步恢复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不超过40分钟。
经前雌激素下降易引发烦躁情绪,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调节。保持7-8小时睡眠,午后可小憩20分钟。与亲友倾诉或书写情绪日记,必要时咨询心理
重点保护腰腹部,使用暖宝宝或艾草贴敷关元穴。泡脚水温40℃左右,加入艾叶、红花等药材。避免冷水洗浴,空调温度不低于26℃,穿棉质透气内衣。
血瘀型痛经可遵医嘱服用益母草颗粒,气血虚者适用乌鸡白凤丸。经前一周开始饮用玫瑰山楂茶,经期改用姜枣茶。慎用活血化瘀类药材,禁忌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
建立周期健康档案记录经期症状变化,经后一周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E摄入帮助内膜修复。长期痛经或经量异常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冬季注意足部保暖,经期避免拔牙等有创操作。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