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脾虚的中成药主要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等。脾虚多由饮食失调、过度劳累、久病体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含人参、茯苓、白术等成分,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大便稀溏。该药能改善消化功能,需在医生辨证后使用,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服。
由黄芪、党参、甘草等组成,针对中气下陷型脾虚,可缓解乏力、内脏下垂等症状。用药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生冷饮食,糖尿病患者慎用。
含龙眼肉、酸枣仁等药材,适合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健忘、面色萎黄。服药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严重贫血患者需配合其他治疗。
木香、砂仁配伍四君子汤成分,主治脾虚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服用时需细嚼慢咽,慢性胃炎患者使用前应明确病因。
含附子、干姜等温阳药材,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腹泻。高血压患者慎用,服药后出现口干咽痛应停药就医。
脾虚患者日常可食用山药、红枣、小米等健脾食材,配合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避免熬夜及过量食用生冷瓜果,冬季注意腹部保暖。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消瘦水肿时,需及时进行胃镜、便常规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食疗推荐芡实茯苓粥:取芡实30克、茯苓15克、粳米100克慢火熬煮,每周食用3-4次有助于健脾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