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干燥时补水可通过增加饮水、使用保湿产品、调整饮食、改善环境湿度、规律作息等方式实现。主要方法有调整日常饮水习惯、选择保湿护肤品、摄入富含水分的食物、使用加湿器、避免熬夜等。
成年人每日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水,干燥季节可适当增量。少量多次饮水比一次性大量饮水更利于吸收,晨起空腹喝温水能促进代谢。避免用咖啡或浓茶替代白水,这类饮品可能加剧脱水。
选择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成分的护肤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身体乳锁住水分。唇部可用凡士林保湿,手部频繁接触清洁剂时需加强护手霜使用。每周2-3次补水面膜能缓解面部紧绷感。
黄瓜、西瓜等果蔬含水量超90%,银耳羹、梨汤等食疗方可滋阴润燥。适量增加坚果摄入有助于皮肤屏障修复,橄榄油、深海鱼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维持细胞膜水分。
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40%-60%,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换水防止细菌滋生。在暖气片放置水盆、悬挂湿毛巾等简易方法也能提升湿度。开窗通风时间宜选空气湿润的早晨或雨后。
夜间23点至凌晨3点是皮肤修复黄金期,保证睡眠能促进角质层水分平衡。过度劳累会加速水分流失,工作间隙可闭目养神或做眼部保湿。适当运动排汗后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水。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可能引发皮肤瘙痒、鼻腔出血等不适,建议随身携带便携式保湿喷雾,选择纯棉透气的贴身衣物减少静电刺激。老年人及婴幼儿需特别注意补水,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糖避免高糖饮品。若出现严重脱皮、持续性口干等症状,需排查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病理因素。冬季沐浴水温不宜超过40℃,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脂膜,建议选择弱酸性沐浴产品并减少搓澡频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