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脱发可通过均衡营养、温和护发、情绪调节、避免过度造型及医学干预等方式预防,通常与激素波动、营养缺失、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产后需重点补充蛋白质、铁、锌及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动物肝脏、深海鱼、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坚果类食物可提供锌和维生素E,全谷物和绿叶蔬菜则补充B族维生素。哺乳期女性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比孕前增加25克,贫血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洗发水,洗头时水温控制在38℃以下。梳发时用宽齿木梳从发梢开始梳理,避免湿发时用力拉扯。吹风机保持20厘米以上距离,优先使用低温档。每周头皮按摩2-3次,配合指腹轻揉促进血液循环。
产后抑郁焦虑会加重脱发,每天保证6小时连续睡眠。练习腹式呼吸法,每次10分钟每日2次。家人应分担育儿压力,产妇每周可安排2小时独处时间。严重情绪问题需心理咨询介入,皮质醇水平过高会抑制毛囊生长周期。
产后6个月内避免染烫、接发等化学处理,发髻扎绑力度要松缓。高温卷发棒使用间隔需大于72小时,静电季节可用负离子梳护理。游泳时佩戴硅胶泳帽阻隔氯水,运动后及时清洁头皮汗液。
持续每日脱发量超过100根需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血清铁蛋白。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者可考虑何首乌、当归等药材调理,雄激素性脱发需用米诺地尔等药物。产后1年未恢复建议做毛囊镜检查,排除斑秃等病理性因素。
产后脱发多属生理性休止期脱发,通常产后6-12个月自行恢复。日常可多吃黑芝麻、核桃等滋养头发的食物,经期后一周加强补铁。洗护时先用护发素处理发梢再清洁头皮,枕套选用真丝材质减少摩擦。适当进行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全身微循环,但需避免产后3个月内剧烈运动。若伴随头皮瘙痒、红斑等异常症状,需及时排查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杨铁生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