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时服用益母草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其有效性主要与原发性痛经、气血瘀滞、子宫收缩异常、炎症反应及个人体质差异等因素相关。
益母草对功能性痛经无器质病变效果较明显。其活性成分益母草碱能抑制前列腺素过度分泌,减少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从而缓解下腹坠痛。临床观察显示约60%原发性痛经患者服用后疼痛减轻。
中医理论认为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经血颜色暗紫、血块多的气滞血瘀型痛经。其黄酮类成分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减少经血滞留引发的胀痛感。
益母草提取物能双向调节子宫肌层活动,既缓解病理性强直收缩,又增强收缩乏力者的宫缩力度。这种调节作用对经期子宫收缩不协调导致的痉挛性疼痛有改善效果。
现代研究发现益母草中的苯乙醇苷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经期子宫内膜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对合并慢性盆腔炎的继发性痛经有一定辅助疗效,但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原发病。
益母草性微寒,体质虚寒者长期单用可能加重畏寒、腹泻等症状。临床建议气血两虚型痛经患者配伍当归、黄芪等温补药材,湿热体质者则可配合茯苓增强利湿效果。
痛经期间建议搭配腹部热敷、低强度腰腹运动等物理疗法,饮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可适量饮用姜枣茶温经散寒。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少痛经发作频率。中药使用前建议经中医师辨证,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单一药材。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