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忘事严重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认知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定期体检等方式改善,通常与年龄相关脑功能退化、脑血管病变、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慢性疾病影响或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对延缓记忆力减退至关重要。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抗氧化作用的蓝莓等食物。适度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戒烟限酒可减少脑血管损伤风险。
持续用脑能刺激神经元连接。推荐进行数独、拼图等益智游戏,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学习新技能如绘画或外语。社交活动如参加老年大学、社区聚会等,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大脑多个功能区。记忆训练可采用物品归类、回忆购物清单等方法。
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可使用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认知功能,美金刚适用于中重度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记忆障碍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扩张血管。所有药物需严格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焦虑抑郁会加重记忆问题。正念冥想能缓解压力,每天练习10-15分钟。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对记忆衰退的消极认知。家庭支持尤为关键,家属应避免指责,采用提醒便签、固定物品摆放位置等辅助方式。参加兴趣小组转移注意力也有益处。
每年进行脑部CT或MRI检查排除肿瘤、脑积水等器质性疾病。监测血压血糖指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也会导致健忘,需通过血液检查排除。记忆门诊的专业评估能早期发现痴呆征兆。
建议建立规律生活节律,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减少遗忘困扰。饮食中增加核桃、南瓜子等坚果类补充锌元素,深海鱼每周食用2-3次。进行园艺、手工艺等需要手脑协调的活动。家属可协助制作日程表,用智能手机设置用药提醒。若出现迷路、忘记亲人姓名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神经系统病变。保持积极心态,多数年龄相关记忆减退可通过系统干预得到改善。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